教宗强调,“如果青年对感恩持开放态度,而长者能为他们投入新的未来主动采取行动”,各国人民就会蒙受极大的祝福。教宗以《卢德传》为一条主脉来展开他的要理讲授。
教宗的省思首先以圣咏71篇的“美好祈祷”为起点,谈到“老年状况下的强烈紧张感”,这是“随着年老的脆弱和易受伤害”的弱点而呈现出的特征。
而耶稣基督是这份圆满。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我们大家都在半路上、在旅途中。我们要有这份意识”。教宗引用《生活的基督》宗座劝谕,强调复活主基督能在我们每次跌倒时,扶我们重新站起来。
开端祷词旧约时代,上主领导以色列脱离在埃及的奴役生活,获得自由,在旷野里时时照顾他们,带领他们有如牧人带领羊群,而被称为选民的领袖、牧者(参咏22首)。
但是圣经呼吁我们和上主的灵一起悲伤,并开始为他人服务而工作。”关于“哀歌”、“哭泣”、“悲痛”等,建议大家去网上阅读张新毅姊妹的这篇译文。
“这片土地资源丰富,却因战争而流血,这战争持续不断,因为总有人在挑起战火”。
爱,要有具体对象,而不只是停留在观念之上。因此,爱国家便代表着要把人民的尊严放在首位。我相信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抱持这同样的使命,尽管它们会因应不同的外在因素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我常给予宽恕,有时心生顾虑,为宽恕太多而有所顾虑。’我们谈了慈悲,然后我问他,当他有顾虑时会怎么做。他是这么回答的:‘我去小圣堂,在圣体龛前对耶稣倾诉说:主,求祢宽恕我,因为我宽恕太多。
有时人们在这些市场中如果驻足扫货,他们能发现宝贝:珍贵的东西,包罗万象而以前没有留意的的孤本。比喻中的商人有专注的眼神,知道找到,知道“辨别”为找到珍珠。
耶稣不愿意是一个历史人物,而愿意成为你今天的,我今天的一个人物;不是以前的一个先知:耶稣愿意是临近的天主。兄弟姐妹们,基督不是一个过去的记忆,而是当下的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