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元月2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指出基督司祭职的三个美妙时刻:一次而永远的奉献了自己,宽恕罪过;现在正在天主前为我们转求;并将再次回来把我们带到天父那里。
关於第三个要素具有想象力,教宗指出,教会和世界如今正处於分辨时期,而分辨能力总是藉着上主的临在才得以实现,我们应观看徵兆、仔细关注正在发生的事和人的感受,尤其是穷人的感受。
天主永远爱我们,我们应该把这句话当作祷词而不断重复。希望是一项特殊的恩典,我们蒙召以谦卑和淳朴的态度成为传递这恩典的管道。
我们只要想想为争夺遗产的家庭纠纷便可见一斑:多少家庭因争夺遗产而彼此摧毁,结下怨恨。祈祷强而有力,祈祷战胜邪恶,祈祷带来和平。耶稣说: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
一位厄立特里亚妇女随同全家人穿越沙漠和大海来到了意大利,她的痛苦经历是那些因战争、暴力和贫穷而被迫离开家园的人的缩影。
今天,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再次相聚在南昌这座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城市,天主教江西教区联合河北信德文化学会、复旦大学全球化与宗教研究、复旦大学哲学院徐利学社在这清明节来临之际主办利玛窦与南昌:教会中国化暨本地化研讨会
天主与亚巴郎立约,要亚巴郎一直遵守盟约;而天主呢?祂许诺要使亚巴郎成为万民之父。上主对他说:你不再叫做亚巴郎,要叫做亚巴辣罕,因为我已立定你为万民之父。
是的,那不是很多夫妻间相处久了而自然出现的亲情,那是爱,比之男女初相识时的爱更浓烈,更持久,更稳定。原来,我是可以爱上老公的,而这爱的根本,就是天主的爱。
因而,农村的教堂变得空空荡荡,而城市的教堂则变得拥挤不堪。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社会问题,是否引起教会足够的重视呢?或者说,教会有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去面对这一重大的社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呢?
耶稣使用了一个非常有力而令人恐惧的词——恼恨。教宗说:耶稣身为爱的老师,一定更喜欢谈论爱,而不是恨;但祂始终愿意称呼事物原本的名字。祂告诉我们:‘你们不要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