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若2:13-25)为什么主耶稣会发火呢?因为这些人将天主的圣殿变成商场;他们用朝拜天主和爱人的圣殿来谋取自己的利益,以神圣的理由欺压善良的人。
我接触过一些人,他们说服人的方式是用语言来淹没对方;而有一些会让我觉得听了他的话好像被污染、被蒙上一层污秽的情绪一样;但有的人,他的话对我而言却像一场沐浴,听完之后使我与自己和谐一致,让我觉得洁净了。
今天的我们会惊奇,为什么犹太人不接受耶稣就是自从天上降下来的,是他们所等待的默西亚,是天主子呢?这与犹太人的天主观有关。
永远的"这个概念在我们内引发一种没有终结的观念,这点让我们害怕;而"生命"的这个词会让我们去想我们所了解、所热爱而不愿意失去的生命。
这位天主的人随时随地准备好接受天主圣神的引导,他为地方社会成立天主教劳工互助社,并在一九零零年创立纳匝肋圣家劳工修女会。圣人的这些创举在今天发生严重经济危机的时代,非常具有启发性。
当天下午先设分享会,邀请夏其龙、刘德光、郭伟基三位司铎分享在修院接受培育的经验,带出修院的培育安排随时代而变迁,例如修院早期让修生前往罗马接受神哲学培育,后期则留在本地接受培育,但不变的是修院要陶成司铎职务和传教使命
说来也巧,下了会针,孩子不哭不闹了,反而安静的睡着了。老中医说:“看来问题不大,你们先在我办公室睡一宿吧,也不用住院了。也许等明天早上我再给他下会针就好了。”
为了照顾教友们的信仰生活,神父也告诉大家,谁有灵性上的需要,例如急需办告解,尽可联系他,他会尽力前往帮助。透过这次疫情,世间涌动的爱,折射出了人性光辉的一面。
偶尔,尹玮玲也会向学生表达歉意,说自己总是沉浸在讲课中,而忘记控制语速。次年秋季学期,尹玮玲与吉姆再次来复旦开设《宗教社会学》,我选择旁听,与二人有了更多的交流。吉姆邀请我去其住处与他讨论中国宗教。
现在在本笃会的修道院里,仍然将每年3月21日作为圣本笃的纪念日,因为这一天他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去世。(编注:在1970年以前的《罗马总历》中,他的纪念节日是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