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富有诗意的和解的例子是若瑟重归埃及时与兄弟们会面的故事(参见创世记50:15-21)。将若瑟出卖给外国商人的兄弟们担心他的报复,赶忙向他求情。
当爱扶轮神父东渡之前,圣鲍思高曾赠他一张神慰圣母像,并且题了几行字:望天主降福你并你的事业,圣童贞圣母永远荫庇你。因此索院长便以神慰圣母命名这座修院。
因此我们必须全心致力,为这使命而服务」(若望保禄二世《救主的使命》通谕1)。在此,我们怎能不想起出现在保禄梦境中、向他呼喊的马其顿人:「到马其顿来,帮帮我们」?
他说:为此我有一种很深的欣慰感,天主补偿了我,我也可以走出国门看看世界,让我最感欣慰的是我获得了一种很深的信仰经验,我见到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能跟来自世界各地的千万的神父、修士、修女和教友们
他们说: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对于服务的基督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也懂得了若望·保禄二世说的:‘我是众仆之仆’这句话的含义。
第三次,他看见站在下面哀痛的妈妈玛利亚,说:“女人,看,你的儿子”,然后转向又悲伤又惧怕的少年,他所爱的门徒若望,说:“看,你的母亲”。
编者按:在19世纪的意大利亚士地省,我们的教会曾出现过一个伟大的圣人———圣若望·鲍思高。他因其独特的教育方法而影响了当时的一代人,被誉为青少年教育家。
教会在世界传教:在耶稣基督内的信德赐予了我们一切事物的正确尺度,使我们用天主的眼睛和心灵去审视世界;望德给我们开启了我们真正参与的永生的永恒前景;我们在圣事、在手足之爱中预先感受的爱德激励着我们直到极地去
首先我们应当记得,圣若望保禄二世在其果实丰硕的任期内颁布了《论现时代的教理讲授》宗座劝谕(1979),实实在在的推动了教理讲授工作的革新。
这样说来,若只是考虑如何带给青年人更多的激情,如何吸引更多的教外人来教堂,忘记了礼仪本身的精神所在而采用俗乐(或仅仅改变了俗乐的歌词)是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