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爱所有的受造物,称太阳为“兄弟”,月亮为“姊妹”,甚至能与凶猛的狼对话,使之与村民和睦相处。他对待麻风病人的温柔,以及他选择贫穷来效法基督,都源于他对天主无限的爱。
“使之充满福音的圆满,即耶稣对穷人特别的关爱”。目的目的是为了纪念那些最卑微和最有需要的人,强调基督对穷人特别关爱,教会也应当特别关注社会边缘弱势群体,因为“慈悲是天主的面容”。
法律书与诗歌将作为记忆的灯塔,引导天主子民在历史中不忘所立之盟约。
此外,顺着礼仪年的循环,在弥撒圣祭中纪念救赎奥迹,且以某种方式使之活现在我们眼前[24]。其它所有礼仪行动,及信友生活的一切行动,都与弥撒圣祭有关,并由此发源,亦归宗于此[25]。
他回应那些可能曲解福音自由为放纵罪恶之机会的人。受洗不是“象征”而已,而是真实的奥迹性参与(participatiosacramentalis)。
在此背景下,美国的第一所天主教男修道院,圣玛利亚修院,于1791年在马立兰州的巴尔提摩(Baltimore)得以成立,而三十年后,第一所女修院,仁爱修女会,也相应出现。
年至今重要文章的首次结集,借着这本书的出版,凤凰大学问联手新星出版社、东方历史评论,邀请了几位中国目前思想界比较重要的学者共同组织了沙龙形式的发布会,共同探讨宗教与中国社会的千年互动,追问中国人的"生命之惑
于是,有人寻找长生不死之药,有人相信风水,有人相信占卜,星座,命运,有人相信精神不死,并以史书和铜像可以保障这种不死。可见对宗教信仰的追求,早已深植于每个人的内心。
福传之路上遭遇如此重大灾难,她没有半句怨言,没觉得半点委屈,更没有说天主对她不公平,只有心灵对天主的愧疚,只有没有成圣的遗憾,只有对中国亿万同胞的牵挂。
“当初那些外国传教士离家弃国,飘洋过海来到中国艰难福传,有些竟然死在了中国,永远地睡在了中国的泥土里,与国与家永久诀别,这种为福音舍弃一切、不畏艰辛、不惜生命的精神给了我很大鼓励,我的困难和辛苦无法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