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会邀请教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会的福传工作,在教会的鼓励下,教友的福传意识已逐渐觉醒,这是一个很令人鼓舞的现象。不过在圣召建设方面,许多地区还跟不上福传需求的步伐。
他不仅给这个老年的家庭带来新生命、新活力和新希望,而且要给以色列人带来新转机;他要准备以色列人更新生命,准备道路,迎接天主预许的默西亚。我们可以想象两位老人一定是喜乐满盈,感恩颂扬。
这个问题揭示他们心中的思想,让隐藏的期待、门徒们暗暗培植的光荣的梦想显露。正如耶稣所问的:“为你来说,你愿意我是谁?”
面对着他的朋友拉匝禄的坟墓,耶稣黯然神伤,潸然泪下(若11:33-35)。保禄把死亡看作是一头带有毒刺、桀骜不逊的怪兽(格前15:55)。千百年来,人们从圣经的开头找到了对这个问题的似是而非的答案。
节日:尤其是民俗的节日,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最重要的文化创造。它强烈地表现一个民族的精神、愿望、特征,还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因此说,节日也是一个民族一年一度地传承着它独有的气质与文明的神圣方式。
在今天的教理讲授中,我想和你们一起反省圣经中对“圣神”的称呼。我们首先知道的是人的名字。我们用他的名字称呼他,识别他,记住他。天主圣三的第三个位也有名字:祂被称为圣神。
对他们来说,那些物件们变成了一种是他们自己不能摆脱的恋物癖。有点像返回到幼童们紧握他们的玩具、不停地重复:“是我的!是我的!”的状态。
虎的存在维持着动物界食物链的生态平衡,让人从心里赞叹造物主的奇妙安排。
今天的福音(路6:17,20-26)是我们所熟悉的真福与真祸,主要是传统上的真福八端,也就是成为有福的人的方法。没有人喜欢成为“有祸的人”。
弥撒当中,王神父和我们一起分享了当日的福音,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两千多年前,亲临当时的场景,亲眼看见主耶稣出自爱心为门徒洗脚服务,亲耳聆听主耶稣为了爱而自我牺牲祭献天主,并把自己的体、血作为人的饮食的那发自肺腑的临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