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圣洗圣事是在友爱关怀和分享的背景下,慷慨施与的一项恩典。在教会历史上,始终是一个人给另一个人付洗,一个一个地传下去,形成一条长链。这是一连串的恩宠。但是我不能给自己付洗,我得请他人给我付洗。
记得有一次,他说到费县山区下会,看到教友们跪在冰冻的地上露天参与弥撒心疼,感动得几次在梦中流泪而醒。
只有在生活中,我们才能和那位降生成人的人而天主而不是天主而人的耶稣在生活中彼此理解体认,互相称兄道弟而让他与我们承担痛苦,分享快乐;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读懂圣经,圣经中一直生活着的那一位———跳到水里才有资格说什么叫游泳
他引用教宗方济各在《福音的喜乐》中的劝谕:我从不会厌倦重复本笃十六世的话,这番话把我们带到福音的核心:‘成为基督徒,其起点不在于一项伦理选择,或者一种崇高的理念,而是一个际遇,在人生中竟遇上一位赋予生命新境界的人
我们再想想为什么这些有科学头脑的科学家会信天主呢?《科学家的人生观》这本书,里面讲到,牛顿晚年潜心研究圣经达25年之久,还写过几本辩护宗教的神学书。那我们也该用科学的头脑不断思考到底有没有天主。
连朝圣都被影响了:大家念经的时候,不能一起念;大家唱歌的时候,不能一起唱;大家分享的时候,只能当听众。千里迢迢来朝圣,却不得不在整个旅程中过得非常憋闷。
殡葬弥撒由温州教区负责人麻显士神父主祭,30位神父共祭、教区修士、小德兰修会全体修女、孙公亲属和近2000名教友共同参与礼仪。
或许我会失去许多,但同样我也会从天主那里得到更多。一声轻唤,来跟随我,今生注定不是属于我!
他一边比划一边描述他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的一位神父:很有学问,会多种外语,为人十分诚实,严格地自律,受人信任。他说,最有意思的是神父的上衣有两个口袋,一边口袋放的是他个人的钱,另一边口袋放的是教堂的钱。
耶稣讲的这个比喻也许由于种族文化习俗的不同,会引申出许多不同的道理。为了更加明确,耶稣向跟随的门徒讲了这个比喻的真正寓意:撒种者即福音的传播者,这里暗示耶稣本人,种子是天主的救恩天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