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姊妹是位文学爱好者,她用自己手中的笔撰写了许多优秀题材的社会、教会作品。细读她的作品无一不反映出她对天主的热爱、对信仰的执着、对生活的感悟是那么的自省!
非洲津巴布韦的人民长久以来遭受变本加厉的政治与社会危机的压迫,他们渴望天主这道光;刚果民主共和国,尤其是备受折磨的基伍地区,还有苏丹的达尔富尔以及索马里等地的男男女女,同样渴望天主的光,他们无止无休的痛苦就是缺乏稳定与和平的悲哀后果
基督徒在世上要做和睦的工作,将福音这个好消息传给所有的人,使他们与天主和好、与人和好、与己和好、与社会和好、与自然和好、与万物和好。我们晓得人是个体,教会是群体。
人们逃避家庭、城市、社会及自己的问题而逃至深山中去寻觅心内的平静。既然是要寻觅“心内”的平静,又怎么可能在“心外”寻得呢?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并不在于你身处之地方。
如爱仇人——宽恕人,两千多年前是一个奴隶制的社会,耶稣提出关爱弱小,释放奴隶,人人平等,一夫一妻,男女平等。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创举!同时耶稣对法利赛人的伪君子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批判。
张凤娥以她宽广的胸怀,博爱的行动,实践了福音的精神,成为了当地社会的一面旗帜。
的确,莲娜是个幸运儿,她是生活在爱的氛围内,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有社会及大众对残疾人及边缘人士的照顾,有教会相帮她从信仰的角度正视生命的价值:天主非但没有舍弃她,反而赐予更丰厚的恩宠。
然后要了解经文相关的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宗教背景等。再次是给经文分段写大纲。现在我以若4:1-30这段叙述性文体为例,以提问题的方式来观察这段经文,并请组员来回答:①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至于堕胎问题,教宗回答说,夺去胎儿的生命,是社会自己偷了自己的希望。多少胎儿有可能成为天才,为世界贡献新的事物?
另外,建议“信德”除了教会新闻之外,多刊登关于家庭、妇女、青年、流动人口等社会热点问题的文章。让我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生命来影响生命为主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