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又过了770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在一次对大教堂的整修中,人们在圣坛下方的位置发现了两个白色大理石做的石棺,与记载中的教宗派斯考一世埋葬圣骨的地方相符。
他在完成既定时间的访谈之后,了解到我即将去耶鲁大学做一年访问,其中次年要在南本德的圣玛丽亚学院做一个月的住校访问学者,遂叮嘱我务必要去诺特丹-圣母大学去看望他的老朋友、上海教区的恩人—&mdash
期间,王学美为慕道班牺牲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然很疲惫,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抱怨,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比起天主为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天主是光,至于这道圣光穿透匝凯有多深,我们无从知道,但从匝凯下树之后的表现,可以想象,在圣神的恩宠光照下,他一下挣脱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顺着这株桑树之冠的天梯走进了天国。
曾有一段时间我沉迷于网络,因为这样的生活让我出现了空虚之感,有时也去图书馆打发时间。巧的是,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追随他的脚步》,就是我们曾经看过的电影《基督会怎么做》。
关于死亡与复活的问题是这样提出的:至圣圣父,耶稣在死亡与复活之间的这段时间做了什么?在信经里说耶稣死亡后,下降阴府。我们可以这样想吗,在我们死后,上升天堂前也先下到阴府里?
表面上来看,蒙恩似乎失去了很多:健康、时间、前程……可是她却说:重病不但没有夺去我的信德,反而让我的信德更大了。
早晨弥撒结束后,修生们出了堂,我利用这段时间,一个人默默地拜苦路。这是平时团体祈祷所从来没有过的心灵感动。有几次,我的心痛到了极点,泪如泉涌。
为了能够把这项提案做得详细具体,有的放矢,他不顾身体有病,长期蹲守在路段上,与过往村民及司机攀谈,了解他们的诉求,并一一记录下来,回家后再进行整理,一个月的时间,他把整个路段的情况摸得仔仔细细,清清楚楚
在最后晚餐里,他委托他们延续他死亡与复活的纪念,直至他在时间终结时光荣地再来为止,更为他们向天父作了这令人感触的祈求,说:我已将你的名宣示给他们了,我还要宣示,好使你爱我的爱,在他们内,我也在他们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