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有关庆祝耶稣诞生的礼仪,大约在公元330年左右(罗马教会于313年得到宗教自由)引进的。为何订在12月25日庆祝主的诞生,这个日期的选定并非根据任何历史文献,学者有不同意见。
伦敦的威斯敏斯特主教座堂举行了一个纪念礼仪,由奥康瑙尔枢机主礼。
关于弥撒福音教宗说:“复活期第五主日的礼仪叫我们看到若望福音中,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向他的门徒们所说的一段话,这段话是耶稣勉励门徒们与他结合在一起,犹如枝条和葡萄树连接在一起一样。
另外,读经员和作信友祷词,每次都让不同教友去轮流承担,让更多的教友有机会上前台参与到福音分享和弥撒礼仪中去。
我们教会的工作是比较多,教堂修缮、教友信仰巩固、福音传播、礼仪生活、要理学习、圣召开发、教友素质、教会形象、文字印刷等等。工作虽千头万绪,应有个轻重缓急,不要本末颠倒,弃重就轻。
后来经本村天主教的一位会长介绍,参加了天主教的礼仪,听了教会的道理,于1990年领洗入教,成为了天主的儿女。问:把孩子养大成人很不容易,你是怎么想的呢?马:丈夫去世早,我一人带孩子供他们读书上学。
我进堂都和我代母车玉英在一起,她经常指导我礼仪常规,教我念玫瑰经和谢圣体经等经文。但我信德根子扎得不深,在家很少祈祷,白天和教外人凑在一起,经常玩麻将牌赌个小钱,和老伴、儿子媳妇耍个小脾气。
当然,如果信仰或礼仪不能本位化,那就只能是水过地皮湿。问:在亚洲还有很多基督徒正在遭受苦难。答:是的。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在今天亚洲人依然认为天主教会是一个与西方有关的教会。
当天礼仪读经呈现了两种态度:撒罗满王在天主面前崇高的谦卑,以及经师们死守戒律、处处谴责他人的卑劣态度。教宗勉励嘉布遣会士成为伟大的宽恕者,因为谁若不懂得宽恕,他终将像经师们那样总是谴责他人。
教宗结合当天礼仪选读的《依撒意亚先知书》和《玛窦福音》,解释说与做的福音辩证。耶稣在福音中揭露了经师和法利塞人的虚伪面具,勉励门徒和群众只遵从他们的教导,不要学他们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