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曾经的罪过,是我们每位基督徒都应该警惕的;而生活中时时处处会遇到各种邪秽的思想、罪恶的引诱以及我们自身内在的私欲偏情,它们都会像酵母一样,影响我们的心灵和生命,更需要我们防微杜渐。
接触过很多主内的父母,她们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了,都摸不透他们在想些什么,作父母的好像只能为他们提供衣食,至于灵里的沟通,真的是望洋兴叹。
基督服从至死,为了全人类在他内共融;玛利亚完全服从,参与了主救世的工程;圣方济各服从了,且选择了卑微的贫穷;雅松大顺应主旨,“她所做的‘小事’成为她传扬福音的工具”(雅松大传)4月8日是真福雅松大去世升天一百周年庆典
因此,首要之务不是冒然说“可以”或者“不可以”,本笃十六世必须认知:多元意见的存在不仅是正当的,而且是好的,他也必须对各种神学与文化观更加敏锐,让教会内所有人都能在自由且相互信任的气氛下,针对这些议题来反省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导,遭挟持的这名妇女艾薛莉·史密斯(AshleySmith)说,上周六当她在自己的公寓内被当成人质时,她曾向杀人嫌疑犯尼古拉斯读“标竿人生(ThePurposeDrivenLife
世界上非常多的人长期承受贫穷匮乏之苦,面对如此悲惨的情况,尚会看到有人不择手段追求利益、对公众福祉缺乏关怀又推卸责任,致使广大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任令其它人处于贫穷及无望之痛苦中,对此我们怎能视而不见呢
有的时候他们对我说:“老板,如果一年都能和你在一起,我们会很快乐,不会感到累啊!”到了晚上加班吊顶棚、锯大树根制作雕刻茶台的时候,他们会和我一起哼着“感恩的泪”、“每当我想起你”,快乐地边唱边工作。
爱会帮助我们去体察他人的需要,也会引领我们如何运用创意和慷慨的方式去回应他人的需要。结果将会怎样?恩赐将会循环不息,因为爱能催生更多的爱。喜乐将会倍增,因为「施予比领受更为有福」(宗20:35)。
理性思维相对强势一些的信仰者,他们会从道理上先明确,然后才去践行;感性色彩相对浓厚的信仰者,他们或许不需要太多的透彻道理,相信耶稣爱我们,因着爱救赎我们,他们自然会生发信心,一生践行天国的真理。
可是,面对世界上遍布的恐惧、恶意和基督信仰正在淡化的情况,有人会问:“我如何能怀有信赖之情呢?”教宗表示,我们应相信天主能将我们的灰烬转变成荣耀。身为天主的子女,我们要询问自己为何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