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圣人平日常用一本圣咏书,被一初学修士拿走,圣人遍觅不获,就求天主,那修士在路上突见一怪物出现,吓得跑回来,把书还给圣人,所以人们遗失了物品都会求他代祷,恩赐复得。
《圣咏》106篇就这样描述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所犯的罪:他们很快就忘记了天主的作为,他们不再坚持顺从他的旨意,遂在旷野中放纵贪欲……他们竟将拯救自己的天主忘记…&
每天晚上和教友们一起祈祷,每周所有弥撒都参加,圣咏团排练他一次不误,昌平昭陵每周四的圣经分享一次不落。
(咏133:2)教宗说,在身上涂油不是为让我们散发香气,也不是要我们将所领受的油存放在瓶子里,因为这样油会腐臭,我们的心也变得悲苦。
梵二文献提出:为促进主动参与,应推行群体的欢呼、回答、咏颂、对经、歌唱,以及身体的动作、姿态。在适当的时间,也要保持严肃的静默(礼仪30#)。
今天,"我希望我们所有人,在今天就五分钟,不用多,拿起《圣经》、慢慢地阅读圣咏第一百零二首。'我的灵魂,请向上主赞颂,请你不要忘记他的恩宠。
(礼仪112)教会延续并发展这个传统:你们要以圣咏、诗词及属神的歌曲,互相对谈,在你们的心中歌颂赞美主。
你们该有感恩之心,要让基督的话充分地存在你们内,以各种智慧彼此教导规劝,以圣咏、诗词和属神的歌曲在你们心内,怀着感恩之情,歌颂天主。
每年一次的这个传统引来不少朝圣者,教堂里的气氛异常活跃;管风琴弹奏着进堂咏,卧在篮子里的两只白羔羊面对着无数的闪光灯“咩咩”地叫,人们的欢笑,不时的掌声在主教的祈祷声中渐渐地平息下来。
无论我们是读出谷纪、圣咏、先知书或福音及书信,它们都是为了使我们的心火炽热。从神圣的感恩祭内,从圣言和圣体中汲取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确信主基督临在于他的圣言中,否则,在“擘饼”时我们也无法认出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