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1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指出,当天的礼仪为我们提供了三个自由的榜样(参阅:宗五34-42;若六1-15)。
教宗在圣女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圣祭时讲解了信仰和喜乐生活的地形图及其三个重点:牢记与天主相遇、祈祷和去宣讲耶稣。 信基督的人的位置是世界,为了宣讲耶稣。
(玛:5:7)前些年,我极少进堂,只是在大瞻礼才会去望弥撒。每到瞻礼日,总有许多的盲人或是残疾人来教堂乞讨,我也很乐意施舍,因为我记着主的训导。
(若20:15)这位妇人是伯达尼的玛利亚·玛达肋纳,她是一位爱主的姊妹,耶稣受难时,她勇敢地站在十字架旁;在一周的第一天,清晨,天还黑的时候,第一个来到耶稣的坟墓,看望耶稣,她看到的却是空的坟墓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救济所所长克拉耶夫斯基(KonradKrajewski)总主教9月4日发表公告指出,教宗方济各在主持德肋撒修女的封圣弥撒後给1500位有困难的人提供午餐。
成千上万的人在巴黎冒着严寒向“厄玛乌”团体创立人皮埃尔神父的遗体致最后敬意。
德国教会又出了一位新真福,他就是格奥尔格•黑夫纳神父。
从创世纪我们可以看出,洪水洗世以前,我们的祖先们活的年岁特别大,一般都在大几百岁。
曾在意大利留学并获得神学硕士学位的她亲自担任导游一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神长教友们怀着虔敬之心从耶稣的出生地白冷到隐居地纳匝肋,从葛法翁到耶路撒冷,从约旦河到加里肋亚海,从革责玛尼山园到加尔瓦略山,重走基督在世时的救恩生活足迹
在耶肋米亚先知书中又有以色列复兴之歌被掳得赎的感恩之歌(耶30:1-11;31:1-14),及在其后面的《耶肋米亚哀歌》等等,好多先知都有记载,从而可以知道圣乐的力量,从天主来的伟大的音乐是何等的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