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先知拥有提出谴责和愿景的两项能力。青年人兼具这两项能力:他们晓得要谴责,虽然有时表达方式不妥当;他们同时也懂得探索未来,目光更加长远。
但是在中国,青年人既非真正享受此世,也无对超性之愿景,每个人都觉得生活不符合自己的希望,却又难产生信任的力量。究竟那个被丧失掉的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那丧失的是一颗诗意之心。而原因却是多种多样。
抵拒消费的贪婪和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心态,这是死亡之路;我们要走上具有远见的道路,今天作出负责任的放弃,好保障明日的生活愿景。我们不屈服于容易赚钱的邪恶逻辑,却要为众人的前途著想”。
因此,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应透过福传的愿景而得到更新,以期应对教育的重大挑战。亚马逊地区受到“文明”世界扩张的威胁,当地的自然资源被剥夺。
提起梁化仪这个名字,唐山教区很多的老教友都熟知,刘景和老主教也是赞不绝口,在八户村更是备受教友们尊敬,他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忠贞的信仰,更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福传使命,即使离去多年,依然感动着教会的下一代
碑文由波斯僧人景净所撰,文词古奥难懂。碑上文字由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参军吕秀岩书写,其书法精美,可谓稀世珍品。此碑的发现,震动世界各地,不但在中国,就连在欧洲所有目睹过拓本之人,亦莫不感到惊奇。
今天,当我们感到需要一项能够把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团结起来的“教育协定”时,这一愿景是完全切合实际的。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三月十六日召开的香港教区国籍司铎协会(简称‘铎协’)上,教区司铎关杰棠神父接替周景勳神父出任新一届会长,并选举产生了新干事会。
学校已于上学年摆放由吴景萍创作的圣像画装置艺术,作品透过装置艺术配合宗教元素,让学生学习阅读圣像画的方法。
上午8时,89岁高龄的本堂姚景星神父主持中文大礼弥撒。10点30分,第一台英文弥撒开始,陆裕春神父主祭。之后,举行了圣体降福。中午12点30分,第二台英文弥撒举行。下午4时,德国教友参与了德文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