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分析天主十诫的前言: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领你出了埃及地、奴隶之所(谷廿2),表明这是父亲为了让祂的子民更好的前行而说的爱的话语。当天主宣称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时,即存在一种从属、依存的关系。
教宗这样说:“悔改是相反潮流,就是,相反肤浅、言行不一致、虚假的生活方式的潮流,这种潮流常常引诱、主宰我们,令我们成为邪恶的奴隶,或成为平庸道德观的囚犯。
在一切向钱看的世俗歪风吹袭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被物质利益俘获,不作金钱财帛奴隶,确实是非常困难的。
依照这条思路,教宗说明在祈求愿天主的旨意奉行在人间时,我们并非被要求卑屈地低下头,好似奴隶一般,而是以转向一个父亲的子女的身份对祂的爱确信无疑。
在这个例子中,以色列人想起餐桌的美味佳肴,却忘记那是奴隶的餐桌。所以说,偶像崇拜让人带著选择性的目光看待事情」。另一点是「偶像崇拜令你丧失一切」。为了拜金牛,以色列子民献出金银,却忘了那是上主的赏赐。
此时此刻,妇女成了这个优胜劣汰的工作规则的奴隶,这规则也妨碍她们做个母亲。”接着,教宗讲述了发生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的两件事。
题记:也许你是愿意一直留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民;也许你是虽然被他领出旷野仍旧怨天尤人,留恋埃及生活的以色列民;也许你正是进入到天主预许的流着奶和蜜的迦南福地的以色列民。感谢天主!
教宗府讲道神师最后总结道,上主并未强求祂的子女随时准备好承行祂的旨意;相反地,祂担心儿女们无法自由地表现各自的感受,被禁锢在无用的自满里,沦为自己和他人期许的奴隶。
「你曾是奴隶,天主帮助你获得自由;你已经看到,天主如何对待移民;你必须同样地对待他们」:这是这个教训所隐含的思想。5.在新约中,当基督打破选民与外邦人间阻隔的墙时,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差别都消失不见了。
可以说是对上述文件的深入补充说明:“当我们考虑政治难民现象时,上主在我们灵魂中燃起的普世父爱之情使我们深感痛苦:这一现象已达到巨大的规模,而且总是隐藏着无数严重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