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教理讲授指导》目录翻译给大家:《教理讲授指导》第一部分教会福传使命中的教理讲授第一章启示与传递1、耶稣基督,圣父的启示者和启示天主预先的规划之启示耶稣宣告救恩福音2、在耶稣基督内的信仰对天主启示的回应
相反地,「福音一旦推翻种种确信,先知之恩便会一涌而出。唯有向天主的惊喜开放的人,才能成为先知」。反观今日,教宗表示,当代也需要先知之恩,而非「唠叨多话」。我们需要见证出福音劝谕是可行的。
请让我们分享祢的喜悦(将临期第三主日星期五)“我们如此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天主的福音交给你们,而且也愿意将我们的性命交给你们,因为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安乐死与死亡文化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95年在《生命的福音》通谕中强调那“伪装的、偷偷摸摸的或公开实施以及甚至合法化”的安乐死越来越普遍。
570年,皮亚琴察的安多尼诺(AntoninusofPiacenza)再次谈到它,也有文字记述,类似《玛窦福音》相关的记载(参阅:Itinerarium,CorpusChristianorum,S.Latina
礼仪年中,(今天)四旬期第二周星期四弥撒选读的福音是一位富翁和乞丐在生前和死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及其人生终极结局的故事(路十六19~31)。常年期丙年第廿六主日和「求免饥馑」弥撒中也选读这段福音。
日复一日,我们感受到牧灵和传教方面的转变的呼召日益迫切,因为教会的使命不是专注于自己,而是以天主对世人无限的爱来服务,藉此宣讲福音(参阅:若三16)。
教宗强调:“方济各按福音精神生活出的特恩经由他热切朝拜圣体、谨慎和有智慧地指导来寻找他的人灵的见证和对圣母始胎无染原罪的虔诚敬礼而结出了重大果实。”
(《救主使命的通谕》32号),作为教友,“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格前9:16)因为把元宝藏在地里的仆人,在审判时要受到耶稣的严厉责斥,“至于这无用的仆人,你们把他丢在外面的黑暗中。”
历史上教会的多次复兴,皆是从重视福音开始的,如卫斯理开展的“福音运动”。再看早期的宗徒教会,之所以门徒们都那么热心,皆是出于他们每天学圣经的结果。所以,一个不重视圣经的教会,一定是个衰败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