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1:18)所以耶稣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除非经过他,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参若14:6)。
(罗8:14)这一基本的基督徒真理一直是施礼华在讲道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因为耶稣来了,他不但是真理、是生命、是道路,更是罪人的依靠,受苦的安慰者,他曾大声疾呼说:你们凡是劳苦的、负重任的,都到我跟前来,我要安慰你们,补养你们的力量。教友!
如果宣言所描述的权利有其基础根据,不单纯是因为联合国大会予以表决通过,而是因为天主所创造的人的本性和人不可被剥夺的尊严,则这个道德义务便具有深厚的真理。为此,重要的是国际组织不忽略人权的自然基础。
但我们应寻求永远能在主的爱内和他的真理中生活。
从广义范畴来说,孔子,孟子也是天主派遣世上来的先知,是天主的代言人,因为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以及他们的学说中充满了对真理的启示,那些遗训,醒世明言有不少同圣经相似,而代代传授,历久不衰。
因为这样的祈祷乃是真正在圣神的推动与带领下,通过耶稣基督这一道路真理与生命,与我们的生命之根源——天父建立起内在神妙关系的祈祷。
此历程的代价就是要我们每人有所舍弃与牺牲,但也要求我们承担新的具体任务,就如教宗方济各不分彼此地对所有基督徒所要求的:现在必须在真理内并在对圣神的信心中做出和解与共融的行为,祂会陪伴教会并不会抛弃它。
圣神如火,这“火”不是做饭的炉火,更不会是怒火或欲火,而是出自真理、缔造和平、维护生命的爱火。这个火有净化和圣化的能力。
耶稣仍然用日常的素材讲天国的真理,比喻分别是莠子、芥菜籽和酵母。三个比喻虽素材不同,但异曲同工。莠子比喻中,家主不允许拔掉的莠子“小”苗,而容忍莠子和麦子一起长“大”,最后才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