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教宗讲话的内容包括接近尾声的圣体年,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圣体的朝拜,世界主教会议,世界青年日,主日的重要,以及美国新奥尔良一周前所遇到的飓风天灾和伊拉克巴格达在上星期所发生的人祸惨剧。
传媒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有的讯息都赞成对话而反对不同理论结合。此外,正如一位学者说的,伊斯兰教徒的处境非常困苦,因此非常容易燃起怒火。
教宗解释道:「那时候,有一个癞病人来到耶稣跟前,跪下求祂说:『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跪下恳求正是祈祷的动作。癞病人的这番话等於是在挑战耶稣说:『我是人生的失败者,但祢可以反败为胜。』
这个癞病人见到耶稣,就俯首至地求祂说:主,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路五12)。教宗表示,这个癞病人祈求耶稣使他身心恢复健康,因为这个人因不幸患了疾病,被迫远离一切,远离天主和众人,过一种悲哀的生活。
明代入华的耶稣会神父在翻译天主教经典时,新创出“天主”一词为造物主Deus的译名,为传教的方便与效果,将中国先秦典籍中的“天”和“上帝”译作天主,耶稣会士白晋、马若瑟、傅圣泽等认为“在中国古书中闪耀着天主教某些主要信条的痕迹
既然这座已经建造了一百二十八年、而且尚未完工的圣殿以耶稣、玛利亚、若瑟圣家为名,而且是西班牙建筑大师高第的美学结晶,所以教宗的弥撒讲道便集中在家庭和美这两件事上。
伯多禄和若望前去圣殿祈祷,他们在殿门前遇见一个乞丐,他在母胎中就瘫痪了。按照梅瑟法律,身残的人不能进入圣殿献祭,因为人们认为他们的残疾是犯罪的后果。
弥撒福音记述耶稣要为门徒们派遣圣神的一番话,耶稣称圣神为“护慰者”(若十五26)。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护慰者”有两层含义,即慰藉和护卫。
笃信圣教,至终不懈,弘宣真道之功,永永不朽,耶稣会痛失良导,作此诔词,以纪念其恩德。这篇悼词可作为他一生的写照,不仅镌刻在他的墓碑上,也永久地留存在教会对他的记忆里。
这种爱人如己的精神感化着周围许多的教外人士,使他们看到了教会的真、善、美、圣,体会到了基督的博爱。晚上8点,本堂方维平神父邀请张神父在大堂内主持了共祭弥撒。约600多名教友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