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这些‘外邦人’的反应是人在死亡和危险面前的正常反应;因为人在那个时候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脆弱,以及自己对得救的需要。人对死亡的本能恐惧表明人需要把希望寄托於生命的天主。
神父接着说,从历史的层面谈基督的复活牵涉到两个事实,首先,宗徒们的信德出人意料和不可解释,他们的信德如此执着、坚韧,甚至不畏殉道的考验;其次,对这样的信德的阐释,令我们对信仰着迷。
斯拉夫人民在复活节期间彼此问候时不是说‘早安’或‘晚安’,而是说‘基督复活了!’他们乐於这样问候!
在耶稣首次向门徒们预言自己的受难和复活时,伯多禄便拉耶稣到一边,谏责他说:主,千万不可!这事绝不会临到你身上!结果却遭到耶稣的斥责:撒殚,退到我后面去!
教宗举例说:让我们想想奴隶制度,我们在求学时,有人向我们讲述他们如何对待奴隶,他们把奴隶从一处带到别处贩卖,在拉丁美洲买卖。这是大罪啊!我们‘今天’这么说,以前的人却不以为然。
教宗解释说,撒种者就是耶稣,祂以这个比喻表明自己不是一个强制者,而是一个建议者。祂以自我奉献而非征服的方式吸引我们,耐心而慷慨地播撒祂的圣言种子,这种子不是一个牢笼或陷阱,而是能结出果实的种子。
教宗解释说,这个景象向我们谈论更新。一切将被改变,从丑陋到美丽,从恶劣到良善。这是一种向好方面的转变,是以色列子民期待默西亚带来的转变。
李晶主教在弥撒中讲道说,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圣母会四位修女发圣愿。主耶稣说:不是你们简选了我,而是我简选了你们。做修女是天主简选和恩宠,要经过望会、保守、初学、发愿等阶段。
教宗说:按照各自神恩生活的所有形式的奉献生活都必须永远保持着传教状态,与今日人类,尤其是穷人及受苦者分享喜乐与希望,分担忧苦与焦虑。耶稣是使万物更新的创新,谁若真正与耶稣相遇,就不能再像从前一样。
教宗说:每当我们默观基督在世生活的一个时刻,一个奥迹,我们应明认天主以这种方式进入了我们的生命,然後接纳祂并跟随祂。这样,我们就能发现跟随基督和服事弟兄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