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重新订立教育协议,教育不能依靠委托
2015-02-07

教宗最后向印度男孩马诺斯强调了建设桥梁的美好,他说:因为当你们交流时,你们给出了自己最美好的东西,也收到了他人最美好的东西。

香港:亚洲礼仪论坛探讨礼仪牧灵与梵二精神
2013-10-26

本届约有180人参加论坛,其中约一百人来自本港,其他来自中国内地、澳门、台湾、日本、斯里兰卡、汶莱、印度、缅甸、越南、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柬埔寨、印尼及马来西亚等地。

传播西方文化科技知识的汤若望
2002-06-19

应召进京1618年,汤若望乘船从里斯本启航,绕过好望角,经历飓风险浪、海盗、瘟疫,有几十名同行者丢掉了性命,他终于登上印度大陆。数月后,他与传教士金尼阁、龙华民到了澳门。

我没有……
2002-06-25

听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德肋撒修女一生救助过无数乞丐。现在我才知道,能做到这些,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还必须有超凡的勇气。

从圣沙勿略的遗体不朽想起
2006-07-28

一年后的1554年3月15日,沙勿略的灵柩最后运抵印度果阿教区。1599年,耶稣圣心大堂落成,又将圣尸放在一具特制的银椟中,移置在大教堂内,供人瞻仰。  

世界主教会议:第15天新闻简报
2015-10-23

圣座新闻室在当天邀请了3位与会神长出席新闻发布会,他们是:10人委员会成员,印度孟买总主教格拉西亚斯(OswaldGracias)枢机、枢机团最年轻的成员,汤加主教马菲(SoanePatitaPainiMafi

教宗机上记者会:谈中梵关系和习近平主席的礼物
2016-10-04

教宗明年将有许多国际牧灵访问,前往的地区包括法蒂玛、印度和孟加拉国。关于梵蒂冈与中国的关系,教宗表示他明白中国教会的历史包袱,但持乐观态度,并重申他敬重这个国家的人民。

海外留学第一人郑玛诺
2010-06-12

船经过印度洋,来到印度果阿。他们离船登岸,经波斯到达亚美尼亚。郑玛诺在亚美尼亚某修道院灵修6个月,因他极富语言天才,很快学会当地语言,与当地人谈吐无异。

司铎,渔人的渔夫
2009-06-19

坚持真理,呼求正义,要像方济各一样在有纷争的地方去播种和平、在有残害的地方去播种仁爱、给无助的人带去安慰、给失望的地方带去希望……要像印度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一样,真正地把人当人看,弯下腰去给贫穷人当中最贫穷的人去服务

孩子是成年人最好的老师
2010-01-22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印度德肋撒修女说:“孩子是成年人最好的老师。”多年前,我并不了解德肋撒修女所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向来都称我们这些成年人为老师,我们怎么可能会反过来称孩子为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