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派遣在教育的园地里从事福传的工作,犹如亚巴郎一般,推动她的力量是信德:我有信德,我期待天主的眷顾,而祂会供应一切。她完全交托於天主上智的看顾,同时又以负责及具创意的方式与天主合作。
通过此次信仰朝圣之旅,使我们增长了教会历史知识,也看到了传教士们所耕耘的信仰在当地结下的果实,传教士们在艰苦条件下的福传热诚,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在这里,天主的每一个子民均是使徒,如圣保禄一般为每日之事而挂心:『如果我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主教也呼吁教友们在今日庄稼多、工人少的时代,多为教会的圣召祈祷,恳请大家以普世教会为重,积极参与,以至诚的爱和行动关注和支持神父的福传及牧灵工作,因为基督是头,我们是肢体。
这两位圣人「向斯拉夫民族福传」,因著他们的努力,「斯拉夫语言和文化,尤其是基督信仰与圣德见证丰沛而持久的果实得以蓬勃发展」。
这位真福深知,福传者必须「对一切人成为一切」(参阅:格前九19-22)。因此,他「学会当时刚摆脱奴隶身份的人的语言,用简浅易懂的话语教导他们救恩的喜讯」。
他表示,“耶稣婴孩圣女小德肋撒使祈祷成为世界传教行动的动力”;方济各·沙勿略是最伟大的传教士之一,“他摇醒我们,要我们走出去,离开我们舒适的生活去传福音”;可敬者保利娜·雅里各(PaulineJaricot
教宗指出,这段旅程以初期基督徒遭受迫害为起点,但迫害非但令福传停顿,反而成了拓展园地和播撒圣言种子的机遇。教宗解释说,基督徒没有恐惧,他们必须逃避,但随身带著圣言,将圣言传到各处。
萨亚斯修女是至圣圣体与无染原罪圣母传教女修会创始人,1847年8月5日生于西班牙格拉纳达,1940年12月10日在那里安息主怀。
愿罗马的慈母教会能倍感安慰,再次看见她的儿女服从而勇敢,满怀热忱地迎向福传的新时机,与他人相遇,展开对话,谦卑聆听,不求回报,活出神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