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在我们那儿听也没听说过,在历史课中学过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但不知道天主教是其中的一部分。我没有别的爱好,只是喜欢读书。家中的圣经和《通功经》及一些信仰的书籍,没有几天就看完了。
宗教就是成功社会生活的一个基础。教宗引用了一位诞生于两个世纪前的社会改革者,克特勒(WilhelmVonKetteler)所说的:正如宗教信仰需要自由,自由也需要宗教信仰。这句话仍然十分切合时宜。
从此,他开始深刻地反思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尤其是在儒家价值系统以外,去努力探求基督宗教对生命的真正意义。
在梵二的教会论中我们读到:每次合法地举行圣体礼,都由主教监督,是他负责向威严的天主奉献基督的宗教敬礼,并按照主的规诫及教会的法律,以及他本人为本教区所定的规矩下而管理这些敬礼的实行。
为拓宽传道员的视野,了解更多的宗教知识,神父邀请从台湾回来探亲的张心恢夫妇介绍了台湾教会的情况,并分享了他们自己的信仰历程。
那些响应解除干渴召唤的人,除了遵守贫穷、纯洁和服从等通常的宗教誓言外,还需遵守第四个誓言:“全心全意地为穷人中最贫穷的人提供无偿的服务”,他们被称作“爱心传教士”,天主之爱的传递者。
(哥2:9-10)在今天的世界中,到处充满危机、战争、天灾和人祸,平安可以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是:我们究竟从哪里可以找到平安呢?而找到以后,又可以维持多久呢?
基督的复活不仅滚开了封闭墓穴的石块,也意在打破一切障碍,一切束缚我们的无益的悲观主义、令我们远离生命的算计世界,对安全感痴迷的追求,以及危害他人性命的无节制的野心。
而且,从世界和人的受造出发,单凭理性,人是可以准确地认识天主是自己的根源和归宿、是真理、是至美、是至善。为此,达味圣王歌咏:我的天主,君王,我要颂扬你,歌颂你的名,世世代代不止。
一种出自个人信仰的勇气,而不是简单地来自那种社会或家庭传统的勇气;就是为了福音的传播,为了关注穷人,流离失所的人以及严重遭受到人类悲剧之苦的人而努力实践对话,并与其他的基督徒并肩合作的勇气;为帮助不同宗教和文化的人能够坦诚相对而建立新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