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清楚地知道凶手是谁,且在被警告被杀的一周日子里,还得与凶手打交道,还得尽自己的职责。这无论对谁来说,都是巨大的折磨。任是谁,也无法克服恐惧,从这荒谬的情境中走出。而这,却正是凶手所喜欢看到的情境。
谁若想了解“山中圣训”的意义,而又不考虑耶稣生活中的表现,就会一无所获。通过四福音,我们会发现耶稣有全新之处透射到人类中来,这是彻底的新事物、新精神。就连犹太人,即使有旧约圣经的帮助,也无法明白。
有吾主上主扶助我,谁还能定我的罪呢?」(依五十9)以及「万军的上主,你们该以祂为圣;祂是你们当敬畏的,是你们当恐惧的!」
当年耶稣招收门徒时,没有以考分为标准,而是他要拣选谁就拣选谁,我要恩待的就恩待,要怜悯的就怜悯。
教宗接着指出:耶稣以强有力的话谴责恶表说:‘谁若使这些信者中的一个小子跌倒,倒不如拿一块驴拉的磨石,套住他的脖子上,投在海里,为他更好’。
谁家有病人总要去探望,谁家有困难他总要来帮忙。尤其是年老无靠的患者病危时,不分教友还是教外人,也不分白天还是黑夜,他都尽力去守护,为亡者祈祷,甚至还为亡者穿衣、洗脸。
耶稣告诫我们,谁若向自己的弟兄说‘傻子’,就是杀害他,因为他的骨子里有仇恨。 今天我们以为不杀害弟兄就是不打死他,可是并非如此。不杀害弟兄包括不辱骂他。
去某大教堂问服务的老大爷,教堂主保是谁,大爷含含糊糊竟说不出,尴尬的同时也不免有些莫名的悲哀。
那么是谁开的门?从哪里进去的?如果我不知道有什么东西进入自己心中,我的心将变成一个广场,人来人往,成为一颗没有私密性的心,上主在这颗心中不能说话,也不被聆听。
耶稣说: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接着又说……你们要因我而生活(参若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