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复活八日庆期第四天的福音记载,两位厄玛乌的门徒在耶稣死后离开了耶路撒冷。教宗说,这两位门徒感到恐惧,所有的门徒也感到恐惧。两位门徒在途中一直在谈论刚刚经历的事,而且心中充满怨言,甚至不停地抱怨。
教宗方济各4月16日清晨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小堂举行了弥撒圣祭,梵蒂冈城国政府主席若瑟·贝尔泰罗枢机和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福阿德·特瓦尔一同共祭,梵蒂冈城国政府的一些职员参加了礼仪
耶稣升天后第十天的早晨,一声巨响震撼了整个耶路撒冷,震开了晚餐厅紧闭的大门。随声而入的是一个个火形的舌头,降在每个人的头上。宗徒们即刻精神抖擞,目光如炬,全身充满力量。
……大众募捐了二千两银子送到耶路撒冷作赎罪祭的献仪。”(加下12:40-43)新教的圣经比天主教的圣经少七本书,其中包括上述的玛加伯书上下,所以基督教不承认这段圣经有启示的价值。
但是,他又对耶稣说:“毕竟谁是我的近人﹖”耶稣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来,到耶里哥去,遭遇了强盗;他们剥去他的衣服,并加以击伤,将他半死半活地丢下走了。
福传的火焰从耶路撒冷开始,燃遍了罗马帝国、非洲大陆、欧洲大陆,直至全球各地。
教宗最後表示,流亡的以色列子民返回新的耶路撒冷也是对一颗忏悔的心予以安慰的重大徵兆。主耶稣已经实现了先知的这个讯息。
在耶稣升天的时候对门徒们说,你们要等候圣神的降临,所以,门徒们在耶路撒冷聚在一起,等候圣神的降临,那我们今天聚在一起,也要等候圣神降临,因为只有圣神降临在我们身上的时候。
《路加福音》记载,耶稣朝着耶路撒冷走去时,有人问祂说:「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耶稣却鼓励他们竭力跨越窄门。
葛法翁以外邦人居多,相对於耶路撒冷它处於边缘地区,在宗教上属於不洁之地,因为这里混居着非以色列子民。人们并不期待在加里肋亚会发生某个影响救恩历史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