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依赖的文献主要是德国传教士写的报告,即1938年在德语月刊《斯太尔传教通讯》(SteylerMissionsbote)所发表的报告。
神父、修女分别为传道员们讲解了信德年的教理、法典文献、圣经、圣事及灵修等。
在弥撒讲道中,李神父向二十位共祭神父和三百五十多位教友表示,圣依纳爵的「朝圣灵修」是灵修的典范,能够帮助会士在「越复杂情况下,心灵越能清澈」,并且「渴望挑战,从当中逐渐体会,领悟生命所向,天主所爱」。
根据中央社引述“米兰晚邮报”报道,教廷高层官员说法表示,目前中梵建交的问题未被提及,但可以合理推论,双方下一步就是恢复外交关系,这是迟早的事。
她对神父说,教会将会完全革新,这是她在预言梵二大公会议。当时神父一点也不了解她指的是什么。时间又过去了这么久,今天我们中国的普通教友对梵二大公会议的精神了解多少?我们的内心感到来自天主的召唤吗?
我继续说道:300多年以后,尤其是梵二会议后,教会对信仰对天主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进步。梵二会议后,教会出版了《天主教教理》,我仔细读过它,发现书上并没有有关审判的描述。
梵二后,排队站立领受圣体的方式被广泛使用。神父站在至圣所前,信友排成一列上前,故此圣体栏常失去了其原本的功能。
奥弗贝克一九八九年由当时的拉辛格枢机(现在的教宗本笃十六世)祝圣为神父,二OO七年晋牧出任Munster教区的辅理主教,O九年四十五岁时获任命埃森正权主教,是德国最年轻的主教。
福传的热情:信众的使徒热情(7);梵二大公会议(2):在使徒教会中作使徒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上午好!
当圣神令我们惊喜,带来某件看似全新或‘从未如此做过’的事时,你们就该想想梵二大公会议,以及梵二所面对的种种阻力;我提到梵二是因为它离我们最近。有多少的阻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