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澳大利亚天主教会以及华人公教团体
2004-06-14

教友移民来了澳洲和来到澳洲后受洗的新教友的数目都不断扩大。由于团体的迅速发展,团体内一些个别人士,对团体的行政措施及资源分配感到不满。他们以小组方式离开团体,另起炉灶。

跨入世纪门槛的中国教会 —— 中国教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9-05-21

这些人不归属于任何教会的派别,不受洗,没有教会的归属感,他们是“文化基督徒”。

圣周礼仪及灵修
2011-04-20

其次,我们以光作标记,显示已受洗的人,在主内成了光明。殉道者圣犹斯定称洗礼为「Photismos」或「光照」。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3年第廿八届世界青年日文告
2013-02-27

耶稣以这道命令派遣他的门徒去执行使命:「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谷16:15-16)福传就是把救恩的好消息带给其他人,让他们知道这好消息就是这一位:耶稣基督。

特稿:传福音彰显主爱,信基督照亮人生
2013-10-21

我们受洗归于基督,就是要为主而活,为福音作见证。天主愿意所有人都获得救恩,并认识真理。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获得永生(若3:16)。

一位退休教师的信仰见证
2018-04-14

应他的请求,他受洗后平安地合上了眼。圣水能把魔鬼制服得老老实实。

教宗本笃十六世有关圣周的默想
2008-03-21

在受洗时,天主不是已给了我们一只点燃的蜡烛吗?我们应该有勇气去点燃我们耐心、信心与爱的蜡烛。是的,与其在黑夜中哀叹,不如鼓起勇气去点燃天主所交给我们的小小蜡烛。“基督之光”——“感谢天主”。

感人小故事
2012-10-18

不久后,珊珊便希望受洗,而父母也赞同,他们相信这样会更融入社会,天主教信仰使人变得更人性化。为预备洗礼,我们在父母的餐馆里上教理课。12岁时,她与两位姊妹及表兄妹一同领洗及初领圣体。

天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
2016-11-23

后来有学者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例如黄一农所著《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考证了明末受洗入天主教的官员有成启元、阮泰元、李应试、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

圣职部 实施训令 堂区团体的牧灵转变
2021-06-04

在这些地方,人们学习在礼仪中虔诚地庆祝天主临在于祂子民当中的奥迹、每位已受洗者的福传使命的美妙,以及在生活环境中践行爱德的召叫。32.「朝圣地」是对所有人开放的,而堂区也蒙召去接触每个人,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