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4月7日在梵蒂冈接见宗座德国公学的师生在纪念教宗阿德里安六世当选500周年的机会上,教宗方济各4月7日在梵蒂冈接见了宗座德国公学的师生。
曾是反种族隔离政策的活跃分子兼甘地追随者的德斯蒙德·图图(DesmondTutu)大主教,便是其中一位。这位南非圣公会大主教说道:“世人何时会懂得宽恕、协商、妥协和仁爱才是最能解决纷争的方法?”
教宗本笃十六世3月18日星期天上午访问了罗马郊外少年监狱后,立刻返回梵蒂冈,于中午十二点整出现在宗座大楼他的书房窗口,带领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各国信友颂念三钟经,并发表简短讲话,谈到他日前颁布的《爱德的圣事
(伯后3:9)任何一个人的丧亡对耶稣来说都是万剑刺心的痛,因此,他不惜历尽千辛万苦,受尽奇耻大辱,甚至牺牲自己天主子的生命来拯救人灵。
教宗在讲话中问候了马耳他骑士团团长马修·费斯廷,并感谢骑士团在爱德善行中所做的贡献。
《宗徒大事录》详尽记述了保禄归化的过程,除此之外,保禄自己曾提及的“悔改”事迹,都是以象征手法来描述的:“他见了主”(格前9:1)“原来迫害教会者,现成为见证人、宣讲福音者”。
刘德宠修士说:“没有灵性的基础,缺少生活的实质,又不明白礼仪的真正意义,对圣神的工作也一无所知,那么参与礼仪只能成为外在的形式,谈不上内心的真诚,得不到实效是理所当然的。
他的神国不靠刀剑来争取,而只为真理作证及聆听真理而建立的,并藉仁爱而扩展,基督因爱而高举在十字架上,吸引人们来皈依他。(参见若12:32) 真理和友爱是支撑教友团体的两个支柱。
普罗巴改写了在罗马广受喜爱的维吉尔散文诗集,来讲述基督信仰的历史,目的是向年轻贵族传扬福音,同时也创造了一种跨越世代的文化工具,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基督徒男女。
苏百勤怀着坚固的信德、坚定望德和热切的爱德,终于在1978年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自由之光,结束了30年的痛苦煎熬,重燃青春热火,进而实现作基督第二、光荣天主、广传福音、服务人灵的毕生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