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网讯6月3日上午7点半,苏州教区常熟堂区塘角君王堂由朱才龙神父主持了基督圣体圣血节的感恩弥撒,约300教友参礼,共同感恩来自天上的神妙神粮。
当我们跟教外人谈论耶稣的时候,我们也往往首先谈论他的人性:他是个犹太人,两千多年前生活于巴勒斯坦的一个名叫纳匝肋的小村庄里,是若瑟和玛利亚的儿子,家很穷,父亲若瑟靠做木工活养活一家人,玛利亚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
不久,在父亲的主持下,小濑和权滕太举行了婚礼。数十日后的一个晚上,小夫妻俩想要在睡觉之前小酌几杯,就叫侍女安子起来热酒。
信德网讯2015年3月29日,包头教区青山耶稣善牧堂隆重庆祝基督苦难圣枝主日,由副本堂徐成裕神父主礼,本堂王进文神父襄礼,教友1000多人参加了当天的弥撒。
因此,天主从永远就选择了一位以色列的女儿,一位住在加里肋亚纳匝肋的犹太少女,成为自己圣子的母亲,她是一位已与达味家族中一位名叫若瑟的男子订了婚的童贞女,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路1:26-27)。
当天第一篇读经取自《耶肋米亚先知书》。教宗方济各在即席讲道中指出,在耶肋米亚先知的口中有天主的声音。天主沉痛地表示,虽然选民得到很多益处,但他们仍不听从天主。教宗说:这是天主的历史,似乎天主在哭泣。
门徒们因为怕犹太人,把自己关在最后晚餐厅内,连玛达肋纳也哭泣,因为有人把主的遗体搬走了。教宗指出:胆怯的人是这样的:他们不敢想像耶稣的复活。 教宗接着说:其次,也有羞愧的基督信徒。
第一次是在加里肋亚海,当时伯多禄听了耶稣的话便放弃渔网和手艺跟随了他。第二次,复活的主发现他重操旧业。这一次也是在加里肋亚海边,这次召叫仍是:“跟随我”。在这两次召叫之间是他追随基督作门徒的整个一生。
他曾经用月光一般纯洁的目光去看马利亚玛达肋纳———那个被人称之为堕落并被7个魔鬼纠缠的女人。她被人们所诅咒。然而就是在他的目光里,她发现所有说爱她的男人中,唯有他是为了她而爱她。
无数与之理念相悖的宗教人物皆被放过,唯独纳匝肋人耶稣却被它们死磕到底——古往今来,只有这一位配被它们视为真正的对手。古今中外,仅此这一人被孤零零地挂在十字架上。为何最被排斥的宗教是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