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能在望德中与你们并肩前进。」这些重点为会议开幕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总结。该星期的工作集中研究工作文件的首部份,是有关现今青年的处境。很多有关文件的批评都是针对其不足。
如同西满、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那样,人人都会时而劳累却苦无成果,有时满载而归,辛劳得到回报。在每个圣召的经历中,即使在我们一无所获的时刻,天主也会与我们相遇,赐给我们喜乐,满足我们的生活。
他下决心成为一名大夫,可却识字无多,于是他跪下一遍遍地苦求:“慈悲为怀的天主,看耶稣的苦难和功劳,可怜我穷苦无知的罪人,赐予我智慧、恒心的圣宠神恩,助佑我一生以医为德,跟随吾主基督走天国的路吧!”
饶家驹,法国洛林人,就是那个都德《最后一课》里叙述的“曾经法国,后来德国”的地方。他说法语,内心有“都德式”亡国之痛,饶家驹的恻隐得到濒临亡国的华人之心。
马可·波罗、孟高维诺主教、和德理神父被称为“元代天主教三大柱石”,都是意大利人。第二,馆内有利玛窦神父像,以及与徐光启的“徐利论道”画像。
至于第三个方式是从事社会及爱德服务,柯神父指明爱前总裁力理得神父使爱德工作趋成熟;达碑立神父开展智障人士牧民工作,可惜他英年早逝,同会方叔华神父延续这服务。
教会非常高兴地宣布拉里奥拉教区前主教安杰莱利蒙席、方济各住院会会士卡洛斯·莫里亚斯神父和‘信德与恩宠’团体成员加布瑞·隆戈维神父、为人父的平信徒文切斯劳·佩德内拉为真福
教宗借此机会谈论了此行中的两大感动时刻:一个发生在北马其顿德肋撒修女纪念馆,另一个是在为保加利亚的儿童开圣体时。教宗在北马其顿的德肋撒修女纪念馆与许多穷人相遇,照顾穷人的修女「温良又懂得抚慰他们」。
教宗诚挚地感谢在这和平进程中作出巨大贡献的艾爱智德团体。
教宗勉励在场人士效法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她是照顾临终病患的典范。教宗说,德肋撒修女的一生都在分担病患的痛苦,承认和尊重他们的人性尊严,使死亡变得更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