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是爱,这爱是纯洁的,无限的,永恒的。人是天主的肖像,为此,人只有在爱的生活中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也只有在爱中才能让生命走向圆满。
大约有1万教友参加了教宗主持的弥撒,在朝圣地大殿前广场的信友至少有5千,其他人则聚集在朝圣地周围的街道上,透过安装在那里的两个大屏幕参与教宗的弥撒。
教宗解释道,「财富本身是好的,但这是相对而论,并非绝对的好」。事实上,信从所谓的「致富神学」是错误的;根据这理论,「天主若是赐给你万贯财富,就是祂在让你明白你是个义人」。
罗马教区的司铎们围绕着教宗,重发他们的司铎誓愿。教宗勉励他们将福音的喜乐传给世人,意识到福传既不可是傲慢的,也不可是严苛的,因为真理已降生成人,成了柔情。教宗向司铎们提出诸多建言。
上主,我们将何以为报,我们要举起救恩的杯,我们要呼号上主的名,在众百姓前,一生一世住在上主的圣殿。(咏116)这确实是一个感恩的日子,也是见证四位新铎勇于承担神圣使命与职责的日子。
天主给了人理性,透过它我们可以认知这个世界基于理性的架构。同样,天主也给了人信仰,这就是为什么基督信仰要求且推动(自然)科学。有了信仰,我们才能认识对理性而言并不明显、超乎理性但却同样真实的事物。
枢机省思了洗者若翰的双重角色,即“悔改的宣讲者和先知”。但这位基督的先驱尤其“开启了基督信仰的新预言,所宣讲的不是一份未来的救恩,而是基督在世界和历史中的临在”。
教宗重申,教会不是企业,基督的所有门徒都蒙召服事人,而非受人服事。教宗在这个接见活动中放下讲稿,改用西班牙语即席讲话。他首先谈论圣召,讲述上主为度奉献生活者所准备的道路如何展开。
面对离我们而逝的至亲至爱,我们总是在走过的生命痕迹里,继续去寻找那无法上锁的记忆,特别是在基督徒的11月里。
爱是最感性的,那么有理性的爱吗?往深处考虑,爱是有理性的,而且只有理性的爱,才能体现爱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才能地老天荒,历久弥新。上主对人的爱、人对上主的爱、人对众生的爱就是理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