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22日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当天适逢他誓发末愿的43周年纪念。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提出宣讲、转求和望德这三个关键词,强调基督徒是有望德的人,「盼望上主再次到来」。
皮罗尼奥是位具有深厚灵修素养的人,他的母亲通过持之以恒的祈祷方式向他传递了坚实的信仰。后来,这信仰因着学习、阅读和默想得到加强。他是一位慈父般的牧者,温良、友善、坚定和善解人意,在工作中看重人际关系。
关於第一个提问,教宗指出,耶稣想知道人们的想法并不是为满足他们的欲望,而是为与他们交流。因此,与现实保持健康的接触,知道人们生活上的喜乐与痛苦,是能帮助他们并与他们交流的唯一方式。
中国教友以经本念经祈祷参与礼拜的方式恐怕有几百年上千年的传统了。教友进堂首先跪下念很多的经文,可是念经时每人的心是否按经文意思心向天主呢?口在诵念而心不在焉者似乎大有人在。
时代:第十七世纪(1581-1660)地区:法国-巴黎职务:神父,遣使会及仁爱修女会会祖类别:牧者纪念日:九月二十七日主保:慈善团体的主保祈祷:天主,赐予圣味增爵使徒的品德,使他致力救助穷人,并培育圣职人员
据说上主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愈多,当然跑得愈快。”
教宗方济各5月9日主持天皇后喜乐经祈祷活动(梵蒂冈新闻网)耶稣叮嘱我们存留在祂的爱内,以得到祂的喜乐。教宗方济各5月9日主日在诵念《天皇后喜乐经》以前,从当天的福音出发,阐述了这一点。
两个曾经不相干的男女,因着主赐的机会,从此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然后步入婚姻的殿堂,寻求彼此的幸福,并按照天主的计划生育教养天主所赏赐的子女,以此来实现婚姻的双重目的。
甘贝蒂枢机阐明,新的规范受到两个原则的启发:「就礼仪的时间和品质的层面予以安排」,以及「尽量接纳并整合信众特殊且合理的渴求」。
这个出于希伯来文化的宗教以神和人的直接关系为信仰生活的依据,这样的信仰生活一旦进入崇尚理性推论的希腊文化世界,非要受到这个文化的批判和过滤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