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下车时,正看到一个瘦弱的老太太背着满满的一筐木柴迎面而来。会长给我们介绍,这就是我们将要走访的主人的妈妈,今年九十岁左右了,一直照顾着瘫痪的儿子。
感谢天主,我们总是有具体的理由抱持希望。我们作为教会和子民结伴同行时,可以心怀希望期待着厄马奴耳的应许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要明白,教会不只是关乎圣统制。
逐步靠近天主,他们表态,过去没有听到天主这样好的道理,从今起,我们要好好地参加学习再不执迷不悟。第二阶段,理性教育,天主为什么这样爱我们呢?
谈到相遇文明的迫切挑战,教宗表明,基督徒和穆斯林,以及所有宗教信徒都必须尽一份力量:我们都生活在至一的慈悲天主的阳光下,因此我们能彼此称为兄弟姐妹;若没有天主,人的生活就有如没有阳光的天空。
而作为有信仰的我们,那就必须明确天主赐给我们生命的用意,也即是《要理问答》第一句所说的:你为什么生在世上,为恭敬天主,救自己的灵魂,并设法帮助别人救灵魂。
耶肋弥亚、达尼尔、厄则克耳,还有十二小先知:欧瑟亚、岳厄尔、亚毛斯、亚北底亚、约纳、米该亚、纳鸿、哈巴谷、索福尼亚、哈盖、匝加利亚、玛拉基亚,他们皆为同一的上主所拣选,并为此成为上主名副其实的代言人,为我们当代的信友特别是身为基督门徒的我们
圣座礼仪圣事部荣休部长阿林泽枢机主教以一篇默想进入退省,他的默想主题是:“接纳耶稣要我们跟随他的邀请,与他在一起”。昨天2日上午也继续发挥了这一主题。
教宗说,今天受迫害的弟兄姐妹与初期基督徒具有相同的身份,这也是我们基督徒的身份,即耶稣宣讲的真福八端(玛廿五31-46),别无其他的身份。
从这两位“充满灵性活力的长者”身上,我们学到“期待的忠实使感觉变得完善”,但启发他们的则是圣神。
然而,来自圣神的恩宠幷不是我们可以凭自己的功劳得到的,也不是我们可以争取得到的,我们只能够白白接受它一如礼物恩典一样。这样的恩典礼物我们必须在祈祷中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