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于是呼吁政府和立法机关,呼吁整个国家社会,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新的方式来关心被迫移民者的事实,从而保护他们的尊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面对以现代形式出现的迫害、压迫和奴役的挑战。
之后教宗绕场一周,向广场上的群众致意。教宗鼓励信友们要热情勇敢地为复活的喜讯作见证,在蒙受苦难、暴力和不被了解的世界中更加深信复活的基督。教宗在本周三向信友们讲授的要理以宣讲复活的基督为中心内容。
最近,罗马的宗座圣安多尼学院主办了一系列的公开课程,内容是探讨从十字军东征到今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的纷争这段长达8个世纪的漫长时期,方济各会士一直担任护守圣地的工作,直到今天。
一、传福音的根据来自于圣经 圣保禄宗徒在第茂德后书(3:16-17)中说:整部圣经都是天主默启的,为教训人、劝诫人、责罚人,开导人遵行义德,都是有益的,为叫人成全,可以行一切的善工。
当我带着这样的疑问不断地去体悟生活时,终于发现,原来事事感谢是因为祂给我们安排的每件事都是为我们从中获得裨益,每件事都是祂主动赐予我们的恩惠,都是祂流露的爱。不是天主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天主。
教宗说:“怀着焦虑的心情,我注意索马里局势的演变,我同时呼吁地方和国际上负有政治责任的人士,希望他们找到和平解决的途径,给当地可爱的居民带来安慰”。 阿夫拉特,又名“贤哲”。
两个原因:抽出时间能静静地陪伴耶稣度过一小时,是生命中一段最宝贵的时光。人们物质条件好了,全世界旅游,当然开阔眼界增长见闻,不是件坏事,可是在我看来从来没有去过耶稣圣心内旅游的人,真的很遗憾!
教宗当天的讲话内容又恢复到因为节期不合而中断几次的有关圣奥斯定的介绍。他说奥斯定是基督的伟大见证,圣人的无数著作不但为教会,为世界同样是珍贵无比。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6月30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禧年公开接见活动,结束他在暑期前的最後一次要理讲授。教宗当天的要理讲授以慈悲善工为主题,他强调慈悲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一种生活风格。
在本笃十六世教宗进行对话的世俗文化的代表人物中首推马尔切洛‧佩拉,他曾同当时的若瑟‧拉青格枢机写了关于欧洲的“没有根基”一书,在拉青格枢机当选教宗的前一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