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午,小组一行24名教友,在赵亚纳修女的陪伴下,开始了朝圣之旅。当天的弥撒邀请临平堂韩彪神父主持,楼霞楼华姐妹分别读经和手语服务。
这八天的祈祷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全世界的基督徒在此时期一起为基督徒有形可见的合一祈祷,并朝著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所表达的意愿迈进,即“愿众人都合而为一”(若十七21)。
为了提高各堂区负责人和传道员的教理知识和综合素质以及福传技巧,特别开设了保禄传教神学,请在美国波士顿学院获得宗教教育学硕士学位的王艳修女主讲,她从传教的重要性,方法性,及怎样借着我们的宣讲把耶稣指给他人
上午九时,在悠扬琴声的伴奏下及唱经班众弟兄姐妹柔美的歌声中,特敬法蒂玛圣母的感恩圣祭隆重举行,教区蔡炳瑞主教主祭,刘恒平神父、林勇泉神父襄礼,近10位神父、修女,300多位教友参礼。
教友们手持被祝福的圣枝,齐声高唱“贺三纳……奉主名而来的当受赞美”,激昂的歌声仿若穿越时空,重现了当年耶路撒冷人民热烈迎接耶稣进入圣城的盛大场景。
11月21日将是圣母奉献日,教宗要求信友们以祈祷支持隐修院修女们的奉献生活。教宗指出:每一种生活状态都能使人成圣。任何人都能成圣,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成圣。
然而,在我们教会中有一些人,他们只看到座座圣堂相继建起,神职人员自由行圣事,修女们可尽所能服务人群,教会报刊种类不断地增多,看起来可谓歌舞升平。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印度德肋撒修女说:“孩子是成年人最好的老师。”多年前,我并不了解德肋撒修女所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向来都称我们这些成年人为老师,我们怎么可能会反过来称孩子为老师呢?
据听说,许多华人神父及修女,到达罗马后,坚持了几年,书没有读完,就提前离开了。有些年轻人呆了几个月,就跑回去了。
莫特加特神父说:我们记得,耶稣度的是贫穷的生活,祂甚至连当作枕头的石头也没有,可是祂四处行善,照顾社会的边缘人。这项活动的主题是起来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