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文化同源,宗教与社会也同源。人类生活在文化社会中,其宗教态度与宗教情操,必然影响着其思言行为。
早在第二世纪,每年逾越节庆祝主死而复活的时候,同时也是教会举行入教圣事及圣体的日子,因为入教圣事就是逾越奥迹的实现——天主借圣事的实行,使我们与死而复活的基督一起出死入生。
教宗指出,教会的使命是藉着宣讲圣言、举行圣事、见证信仰,使天主与人类之间的门持续敞开。四旬期所体现的更新时期正是一次上路的机会,使天主子民不成为冷漠的人。
他们也渴望感谢这位阿根廷人教宗,因为他在古巴与美国的彼此靠拢上起了决定性作用。对此,奥巴马和劳尔已经表达了谢意。古巴正向世界开放,世界也正向古巴开放,这恰恰是若望保禄二世1998年所表达的祝愿。
教宗在贺函中写道:「我相信﹐借着基督因着复活战胜恶与死亡的力量﹐并借着与您们教务会议神长们的合作﹐在与主教团的共融中﹐您将获得领导科普特礼教会的力量。」
(得前5:16-18)感恩喜乐的生活不仅取决于信仰,也与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与耶稣关系密切的人,必然有喜乐也有感恩,但也有很多人没有信仰却也有着感恩喜乐的生活,这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心态。
台湾耶稣会士相信,史上第一位耶稣会士出身的教宗方济各,将会追随耶稣会传统,重视向中国福传的使命,关怀大陆天主教徒的信仰生活。
战士打仗需要武器,我们基督徒度信仰生活同样要有武器,这就是圣事。圣事是天主圣宠的泉源,是天主仁慈眷爱的奇妙证据。天主对我们的爱是无穷无尽的,他对我们的宽仁是无边无际的。
离开家,我开始了千里之外的漂泊生活,面对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流露在我脸上的依然是轻松与快乐。其实我明白,外表的坚强来源于内心日益坚定的信仰,更源于我心中永远的楷模———父亲。
教宗省思了四旬期第二主日的福音,指出十字架是阻碍信仰的绊脚石,但也是复活的大门;唯有经过十字架与基督同死,才能与祂一同复活,永远享见祂的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