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阐明,「今天我们周遭的大自然不再受人欣赏,而是遭到『吞噬』。看待事物的目光总是快速、抽象又肤浅。病态地消费乃是我们的一大弊病。
首先是伦理和宗教生活不能成为焦虑和强迫的服从,而是应成为爱的原则;其次是爱天主和爱近人必须是一起且密不可分的。这犹如镜子中的浮动,在其中爱天主和爱近人彼此相互反映,而不是一个存在而另一个不存在。
教宗表示,若翰是他那个时代的领袖,“他从未陷入把众人的注意力引向他自己的诱惑,而是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即将来临的那一位身上”。
“但我们是伊拉克的一部分,不是单独生活,而是与其他人一起生活。他们的痛苦也是我们的痛苦。所以,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这个大家庭叫伊拉克”。
因此,这项职务的展现“主要不是在礼仪领域,而是透过宣讲和系统性的施教来传授信仰”。菲西凯拉总主教接着表示,“显然,不是今天所有的男女要理教员都将接受这项职务”,尽管他们仍继续做要理教员。
加辣选择的隐修生活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途径,借此以方济各为榜样,活出彻底服从基督的圣召。藉着隐修活出福音的选择,乃是成为世界上的穷人、分担卑微者的命运的一种新方式,让人看到并相信福音的慈悲讯息”。
不,这些都不是,而是为了去爱和蒙受爱。”教宗继续表示,除了内心平静外,也需动手,这不仅是为了祈祷,也是“为了工作”,因为圣保禄宗徒说:“谁若不愿意工作,就不应当吃饭。”
鉴于这个观点,“耶稣基督提出的正义并不在于以专业技术来实施的一套规则,而是指引负有责任的人的一种生活态度,首先要求他们致力于个人皈依。
耶稣甚至鼓励我们超越人类合理的限度,不仅仅宽恕“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玛18:22)。
同道偕行的教会不是有待实现的梦想,而是早就很活泼的现实,在地方团体内激发创意和新的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