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信函中嘱托慈幼会士关怀青年、摈弃教权主义和严格主义、活在世界多样性的富饶中、在网络传播中采用“荧屏牧灵”方针,成为一个开放、富有成效及福传的大家庭。
他邀请教会成为接待的教会,因为圣神要的是开放,是一个“所有人都能参与”的团体。
教宗表示,“这就是让你们成为真正悔改的人”。但是要留意,不要把“悔改”和“悔改行为”相混淆。“悔改行为,即守斋、施舍、克己,这些是决意向天主敞开心扉的结果”。
和平是基于“承认人性尊严”,让正义、慈悲及真相成为不可分离的伙伴(参阅:《众位弟兄》通谕,227号)。教宗借此直接吁请度奉献生活者,以“每日服务、友爱、对话及仁慈的态度和举动”播撒和平的种子。
其重点在于聆听天主圣言,使大家不致成为“外表是天主圣言空洞的宣讲者,内里却不是天主圣言的倾听者。”
由于从世界各地涌入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因此如何维持秩序当然成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以色列政府派出大批军警人力,为了确保基督信徒举行庆典时平安无事,相对而言,几乎同时庆祝的犹太逾越节反而变成次要的庆典。
为什么非要成为教会的一分子不可?教会的生活使我们不致于将天主的爱变成一种含糊不清、飘忽不定的概念。在教堂中宣讲福音、施行圣洗使天主的接纳和宽恕成为确定无疑的事实。
天主深爱世界,这使我们也成为可爱的。从创世纪作者的言词中,我们得知天主认为我们和世界是好的。现在天主愿意用自己的言语来向我们表达同样的讯息,即他自己的至圣圣言。这种爱促使我们成为天主所渴望的那样。
民族间的相遇,即使是敌意最深的民族如果奥运会是真正的“赛事”,就能真正成为“不同民族,即使是敌意最深的民族间相遇的卓越场所”。
我们每人受洗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刚出生没几天就受洗了;有的通过别人讲解或介绍认识天主;有的通过系统的慕道班学习,领洗成为天主的儿女。我家祖辈都信仰天主,但受环境影响,我直至1982年才领洗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