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经济方面都突飞猛进的发展,宗教比较自由了;修道人接受培育的机会多了,慈善事业也不断兴起,可是修道人服务的精神品质很差,教会的许许多多的男女修道者表现的人格都不够完善,缺乏一个健康的自我观,存在心理上不一致的现象
展览的主题“改变”,指的是气候变化的现象,以及为了缓解其影响,每个人调整各自观点和行为的必要性。照片的支架使用的是意大利特伦托自治区遭受瓦亚(Vaia)风暴袭击后,在当地搜集的木头。
还有一封是私人函件,是写给哥罗森城的一个大富翁费肋孟,请他宽恕并以兄弟之谊接待那位曾是他的奴隶的敖乃息摩。阅读圣经,你会认识耶稣。
因为神贫的实质就是克除贪心,不把物质的疯狂占有当作人生的最终目的,知道那些身外之物只是为我们能够稳妥走向天国服务的,因此在赚取、集聚物质财富的同时,心态要超然物外,不被钱财所左右,更不能成为外在物质的奴隶
教宗然后列出在耶稣的时代试图控制恩宠的不同党派:法利塞人,他们使人成为繁琐法律的奴隶,给子民肩上施加负担;撒杜赛人,在政治上采取妥协态度;厄色尼人,极为虔诚,可是非常胆小,不敢冒险,在他们的隐修院中闭关自守
教宗也批评协调不当和精神痴呆的疾病,称患这疾病的人忘记了与上主的相遇,日益成为他们亲手雕塑的偶像的奴隶。教宗表示,一旦外表、衣着颜色和追求荣誉成了生活的首要目标,就会患上争夺和自夸的疾病。
当天教会纪念从小便成了人口贩卖受害者的南苏丹修女,圣若瑟芬·柏姬达(JosephineBakhita),教宗于是再次谈到他所定义的反人类罪行,人口贩卖,指出许多男女及儿童被当作劳动和取乐的工具遭受奴隶
对于犹达斯,教宗以神学家的眼光去解释他的行为,称「与耶稣断绝友谊和卸下他那『柔和的轭』的人,并没有获得自由,他们非但不自由,反而成为其他强势的奴隶」,犹达斯便是一例,尽管他迈出了改邪归正的一步。
古语有云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变的,而天主的全能总是将坏事变为好事,就像古圣若瑟被嫉恨他的兄长当作奴隶卖给埃及商人。后来竟奇妙地成了埃及的宰相和拯救他们家族的救星一样。
可是,基督信徒领受的不是一个作奴隶的神,他可以用孩子般的信赖之情,以耶稣那种称天主为父亲的关系向天主祈求。教宗强调,这就需要让圣神教导人如何开口祈祷。圣神是祈祷的伟大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