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受她的感动和启发也走上了关爱贫困、服务教会之路,让她的这种精神,让基督的这份大爱继续传递下去。
一位名叫拉撒路(拉匝禄)的乞丐“满身疮痍,躺卧在富翁的大门前,指望藉富翁家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饥,但只有狗来舔他的疮痍。”这是两位主人翁生前的两种迥然不同的世间生活状态。
每遇教会的大节日,修士们也去医院为病人们送祝福、送圣体等。作为一位年轻的中国司铎,应该怀着自己的热忱和对天主、对教会的爱活出自己的使命,将天主给的恩典分享给他的羊群。
谈到平衡新年喜庆与四旬期的守斋克己传统,绿识传人负责源头减废项目的义务干事梁社旗二月十三日说,信徒应避免暴饮暴食与过度消费。
在梵二会议之前,这个为准备教友善度复活节而设的时期称为封斋期,当时较为消极,强调个人要严厉守斋,多做克己补赎为免除罪罚,躲避地狱之苦,得升天堂享福,在梵二之后,教会已经将这个时期称为四旬期,恢复它原来的精神
沉默了几秒钟,有一位修士发言了:圣若翰的基本精神是苦修:他不饮酒,时常守斋,住在荒野,吃蝗虫野蜜,穿骆驼毛衣……可是,雷神父出人意料地摇摇头,表示不同意。
可能好多时候我们关心的是天主十诫、圣教四规、七罪宗,我们的反省也往往是“我的行为有没有犯罪”,如主日罢工、瞻礼六守斋等,这些固然重要,但更不可忽略“行善”这一点,而我们告解时往往不会告:今天我看见一个要饭的而没给他吃的
他表示:「教宗再三肯定了对我们穆斯林至关重要的一点,即我们以唯一的天主为中心,并在穆斯林敬礼场所祈祷、赈济和守斋。
刻塔克-布巴内斯瓦尔(亚洲新闻)-印度东北刻塔克-布巴内斯瓦尔(Cuttack-Bhubaneswar)总教区若望·巴尔瓦总主教(JohnBarwa),主持在斋浦尔路上(JaipurRoad
同治十三年(1874),法国严思愠神父(StanislausBernier,1839-1903,字慎斋,1866年来华)首任土山湾管账,监管铅版和印书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