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们不妨审视一下自己的过往生活,是否在很多时候习惯于把自己置于不幸之中,只是羡慕那些自己认为幸福的人,而几乎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关注他人。
纳吉布宗主教也谈了教会内部和与其他基督信仰教会的共融,以及主教、神职、教友间的共融,他重申需要通过良好的要理讲授来推动道德与社会价值观、对他人的尊重、和平文化、以及正义和尊重环境的文化。
我们唯有行动起来,关注许多需要帮助的弟兄姐妹的劳累和不稳定的处境,与那些需要领受油膏的子民一起高声呼求:“主,耶稣,请来吧!”“盘点”事物才是合情合理的。
再者,有人期许教会,除了格外关怀青年和受造界以外,也要多关注穷人。
为此,对他人敞开心扉、予以接纳格外重要,因为这有益于建立世代之间的稳固关系,打击我们当前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偏差。它尤其能从大学殿堂里缔造包容性的公民精神,对抗丢弃文化。」
在这片荒漠里盛开着「天主爱德见证人」的花朵,他们是能单单以其临在带给他人安慰的男女。教宗转向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照护病患的工作人员,以及为受苦者奉献宝贵时间的众多志工。
他建议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关注家庭,因为这是每个人信仰体验形成的地方。”团体意识尼日利亚天主教会和各个教区为人们提供了强烈的“归属感”。
年轻人希望渺茫,封闭自己的私人生活,担心如何管理自己的不稳定,他们怎么能敞开心扉与他人交往和分享呢?
那些逃过恐怖屠杀的见证人叙述说:艾迪特•施泰因修女穿着加尔默洛隐修会的修服,理智清醒地地走向死亡时,态度充满安详,心情宁静,举止稳重,不断留意他人的需要。
(创1:28)如此,男女二人就以其本身的独特和有限去互相配合,唤起爱的能力,使自己的生命更具生命力、更活泼,从而能够伸延自己、分施自己、触碰他人,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中去完成他人的生命,进而创造出更多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