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建议与饮食有关,教宗说“获得安全的可饮用水是基本和普遍的人权”,“以没有摧毁性的农业方法确保人人有适当的粮食,这在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整个环节中该当成为基本重要的目标”。
教宗援引《生活的基督》和《福音的喜乐》两道劝谕的思想,强调平信徒的圣召首先是在家庭内的爱德,同时也要透过社会和政治上的爱德增进和平、共处、人权、正义和慈悲。
早在圣经《申命纪》就记载了避难城(参阅:申四41-42),「用以避免无辜的人流血,平息盲目的报复欲望,确保人权得到保障,寻求和解的形式」。
贝尔格里奥枢机在阿根廷研究生学院在阿拉维尔皇家酒店召开的一次专题为当今的社会债务(TheSocialDebtsofOurTime)的大会上发言,他引用1992年拉丁美洲主教会议的公函圣道明公函,他说极其严重的贫穷与不正义的社会结构导致更严重的不平等是一种对人权的侵犯
(格前13:12-13)最后审判中的奖与罚,对我们现世的生活有什么启示意义呢?最主要的是在规劝世人,特别是已经接受基督信仰的人,趁天主仍在宽待我们的时候,好好利用这时机,及时悔改,归依上主。
英文、台语,因此他与当年在台中天主教静宜大学、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的匈牙利籍蔡恪恕(JozsefSzakos)神父合作,以罗马拼音编《邹语字典》,共收录万余字,九七年获颁发「促进原住民社会发展有功人士奖」
同时也迎来了我事业上的高峰:两次参加国际康复医学会议,并获得优秀论文奖;2001年又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致力发展中国内地的康复工作,扶病助残,表现出色,卓有贡献”的优秀康复人员称号。
第三,由李神父为今年毕业班的一名修士(王恒)和两名修女(高凯丽、黄冯卫)颁发优秀论文奖,每人奖金200元,以资鼓励!
与凶手母亲的修和罗塞莉女士这几天在罗马,是为了介绍第六届雅各伯・阿梅尔神父奖。这是一个面向全世界记者的宗教交谈奖项,以纪念遇害的雅各伯神父,并促进对话与修和。在这方面,罗塞莉女士主动迈出了第一步。
国际秩序因此认可宗教性质的权利和生命的权利以及个人自由有着同等的地位,这是为证明一个事实:它们都是属于人权的基本核心,属于宇宙性和自然的权利,没有任何人的法律能予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