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月又来到了,让我们一起同唱“阿肋路亚”,同念玫瑰经,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爱德,向我们母亲朝拜、感恩、赞美。母亲,我们爱你!
“那时,耶稣同自己的门徒退到海边去,有许多民众从加里肋亚跟随了来,并有从犹太、耶路撒冷、依杜默雅、约旦河彼岸、提洛和漆冬一带地方的许多群众,听说他所做的一切事,都来到他跟前……”(谷3:7-12)“粉丝
宗座圣赦院院长皮亚琴扎枢机、圣赦院职员,以及在罗马四大宗座圣殿专职听告解的司铎也一同晋见教宗。教宗在讲话中首先指出修和圣事的宝贵性,它「让天主对人的慈悲得以显露并实现」。
亚西西之旅和最初几次与方济各会团体的接触,在希尔曼(JulianaSeelmann)的心中播种了一粒小小的种子。修女于1983年在德国巴伐利亚乌兹堡附近的村庄出生。
耶稣曾借先知耶肋米亚的口说:“我寻找安慰我的人,可是一个也找不到。”(跪)我们现在跪在圣心前向耶稣说:“吾主耶稣:你看!我来了。我朝拜你,我跪在你身边,安慰你。
同时,在宗教信仰之外,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不同的“十”图式所表征的意义:如红十字协会的标志:“十”它是救死扶伤的象征,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这里所蕴含的“博爱”不也正是“依撒意亚”精神的现实反映吗?
明年是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号召世界各大宗教领袖在意大利亚细西为世界和平祈祷二十五周年纪念。在一九八六年那次祈祷机会中,各大宗教领袖联合作证指出:宗教促进人类团结与和平,而不是他们彼此分裂与冲突的因素。
提到遭遇严峻人道主义危机的罗兴亚人,愿他们得到上主的安慰。但愿因多年内部冲突而四分五裂的缅甸,能启动修和之路。此外,教宗也祈愿在苏丹、萨赫勒地区、非洲之角、刚果民主共和国、莫桑比克,都能开启和平之路。
路加·博亚斯基修女是一位热爱艺术和服务他人的人,在几十年的修会生活中一直热情地利用她的天赋和才能来帮助他人。
要从犹太去加里肋亚,耶稣或许最好选择另一条路,而不是经过撒玛黎雅。由于犹太人和撒玛黎雅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会更安全。相反,祂想经过那里,并就在那个特定时间,恰好停在那口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