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真正地要与基督相遇,我们必须在穷人受苦的身上触摸祂,以对感恩祭所赐予的圣事性共融做出回应。基督的圣体,在神圣的礼仪中被擘开;借着爱德和分享,在最弱小弟兄姊妹的面容和身上被找到。
扩大后的祭台能容纳更多神父共祭这架管风琴从施工之初,我们就采用了保护措施。由于施工,即使我们将其保护起来,但也会落进去很多灰尘,而且未清洗的情况下贸然使用会对管风琴造成严重的损坏。
下午五时,在圣玛利总堂,由葡多斯(BishopJulianPorteous)主教主持感恩祭。六时半至九时,现场用网站转播,在总堂前露天广场用大荧光幕播出封圣盛况。
弟兄姐妹一起祈祷献祭,共同校稿叠报--信仰为工作打下了基础,事业又为信仰做了见证。虽然不能事事尽如人意,但和很多社会单位相比,我们确实多了一份家庭的情意。
当年石广慧神父也属于宝安堂区,他发现公明有教友,就经常走家串户探访教友、行圣事,最初在堂管刘道宏的商铺二楼举行弥撒圣祭,每月一次,约有30多人参与。后来随着教友的增多,他们就想找地方开设临时活动场所。
事实上,在早年的希腊文学里,如荷马的史诗《奥德赛》就用evangelion这个词,表示一个报信者传报的好消息,尤其是关于战事胜利的消息;此外,也指那报信者获得的酬金和民众因这消息而向神奉献的感恩祭。
弥撒中与教宗共祭的主教大约180位,36个主教团的代表围绕在教宗左右。此外,贝宁现任总统和几位前任总统以及其它非洲国家的政府代表也特意赶来参与教宗主持的弥撒,如布基纳法索和象牙海岸的代表。
有大约20个学生到祭台上,他们戴着不同的面具,衣饰略事夸张,他们扮演不同的圣人,朗诵准备好的圣人的生平事迹,有一个孩子可能年级低,轮到他念他所扮演的圣人事迹时打磕了,老师在他的身后提词。
于是光启把初次领到的俸银,贡献于住院(教堂)的祭台上。信教官员数人,也相率仿效,神父们便在北京创立了济贫善会,救济许多贫苦无靠的人。
那年复活节,她因腿疼挣扎着走到修石渡教堂,弥撒后喝了一杯五伤圣水,跪在祭台前,作了一生第一次的恳切祈祷:主啊!我知道我有罪,求你饶恕我吧!要不你就收了我,千万不要让我成为孩子们的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