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周五晚上的拜苦路活动仍有世界电视联播,拜苦路中的默想祷文在拉伊宗主教的指导下由几位黎巴嫩青年撰写。这个构想与教宗本笃十六世去年访问黎巴嫩和中东目前的局势相关。
我们写教会历史,谈教会生活,许多资料都是从教会的作家们所遗留下来的珍贵史料中得到的。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大过施洗若翰的。”(玛11:9-11)然而,若翰的功勋,之所以如此之“大”,还得力于他谦虚的支撑。谦卑的美德是若翰建功立业的烛光。
苏神父是菲律宾中国办公室的负责人,也曾是耶稣会东南亚区的区会长,他还担任一些其他的重要职务,所以出门在外的时间比在办公室的时间要多的多,常听人形容他“坐飞机就和我们坐菲律宾吉普尼一样”。
我是主的牧羊犬这是刘希合给自己的一个称号,他说:我愿像小狗一样效忠于主,寻找主的羊群、守护主的羊栈。一、主的召叫1993年,一位年轻的神父对刘希合说:你做传道员吧!
这告诉我们一件重要的事:上主喜爱让我们投身到他救恩的工程中,他要我们和他一起主动,要我们负责并成为主人翁。
临行前,他在贝鲁特的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接受欢送礼仪中,感谢黎巴嫩全体人民,感谢这个国家的基督信徒和穆斯林在这次难忘的访问中给予他热情的款待。他也鼓励黎巴嫩继续做整个中东和平的空间。
对所认识的修道人,不论本教区外教区,吃的,穿的,用的,都尽力予以帮助。老人家心灵手巧,祭台台布、圣体帘等都是她绣制;每有圣神父的,所需的祭衣和大白衣,她都会精心做好无偿送上。
每次去教堂的时候,我总喜欢在艾天理神父的墓前静默片刻,缅怀我心目中这位了不起的神父。每当站在他的墓前时,我就会思绪万千,我想象着当年他一定是那样的豪情满怀,踌躇满志。
他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谆谆教悔、关怀备至、无时不在眼前浮现。泪水挡不住我们的思念,他的离去让我们心中如此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