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南福传时,为了使新教友和慕道者有一个聚会祈祷的地方,李神父出资近8万元购买了一个院子,支持地方教会。他以爱人的行动感动慕道者。
上述教会领导,如那些占山为王者,再如那些只扫自家门前雪者。这些主义的存在,除去个人修养问题不说,还在于主教和司铎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个别教会、地方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关系。先澄清一下这三个概念。
1981年6月24日那天正是若翰洗者节,天儿非常热,圣母在前南斯拉夫的一个非常贫穷的,名叫默主歌耶的山村里,显现给几个孩子,目的是为了使世界与天主和好,为使世界悔改。这将是圣母最后一次向世界呼吁悔改。
它以一很特殊的方式关连到移民者的世界,因为他们的处境与信者之处境有着很相似的地方:我在《第三个千年将临之际》文告中写道:「基督徒生活的全部,就像通往父家的盛大朝圣之旅」(49号)。
在手机阅读接触者中,超过八成的人(87.4%)进行过微信阅读。
充当桥梁是可敬者利玛窦首次提出的一个想法。虽然自临时协议签订以来,梵蒂冈及中国双方的国务院之间已经建立了一个官方渠道,但我们认为此次4月17日之行于教区层面上在北京和香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灵修意义亚巴郎选择“站在上主面前”,是一个默观者和代祷者的姿态。与玛利亚“坐在主脚前”(路10:39)相似,显示我们在天主面前首要的责任不是质问,而是代祷与信赖。
倘若能行,连被选者都迷惑了。◎《玛尔谷福音》13:6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
只有当我们施行正义和仁爱的时候,我们才能给痛苦的人带来喜乐,才能给黑暗带来光明,给忧苦者带来安慰……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
如果我们大家认识到我们的身份,人类的痛苦和愚笨又算得了什么。但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这个道理是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