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世界召唤教会勇于冒险,运用她的潜力去宣讲福音。这样的挑战,切合了新千年开始听从主耶稣“划到深处”(路5:4)之中心意义。教会以务实的态度与自信去接触这个新的媒体。
读经:宗五27-32,40-41、默五11-14、福音:若廿一1-19在今天福音十分具象征性的故事里,我们看到复活的主指导教会,把各民族,各语言的人都引进教会的令人鼓舞的美景。
由于只考虑小教堂的眼前局部利益,耽误了大教会大福传的大事情。 观念的落后必然成为教会发展的阻碍。
教宗在向他们发表的讲话中,强调了三个思想:信友们需要在与教会共融中从事研究的神学家、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和谐、抵制各种狂热主义的重要性,指出教会的社会训导所提倡的绝不是一种理论,而是福音见证。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首先指出,耶稣会士是一位把耶稣和教会放在中心位置的人。他表示:这两者是永不分离的火焰。如果我不在教会内,不与教会一起,我不能跟随基督。
同时,也有不少人留在回族聚居区积极组织地方抗日武装。1938年水东特委书记、睢(县)、杞(县)、太(康)地区游击队政委马庆华,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
慈母教会早在弥撒和日课经文中多次制定炼灵的祷词。第五世纪始,已有追思已亡者的弥撒。可是这11月2日追思已亡节,是998年罗马本笃会院长圣奥地隆发起的,各地教会先后应,普及全球。
教宗的要理讲授继续以教会为主题,这一天他谈了圣统制的慈母教会。
昨天早课后,弥撒前,我在教堂里呼吁大家积极“索阅”“信德”和各种教会书籍,收到不错的效果。整理出来,给各位主内的神父、会长及义务发行员弟兄姊妹提供参考和借鉴。
梵二大公会议推动教会与当代世界进行对话,慈悲禧年也邀请教会向全人类敞开慈悲大门。教宗方济各在他的《慈悲面容》诏书中谈到慈悲禧年与梵二大公会议的关系,他表示:教会深感须要保持这事件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