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蒙召叫是新奇的、激动的、有热情的,觉得被圣神充满了,于是要为天主做点事,就会逢人去说“信天主好呀,你看看我,你也信吧,真的好呀。”真的好在哪,却说不了多少,这是感性信仰的特点。
得到了生命之主,在主内苦亦乐,难亦易,因为在主内能改变一切“我们也知道: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获得益处。”(罗8:28)你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吗?或正因生活无聊而烦恼?
但她却说:“一个人如果真有圣召,若真是天主拣选的人,天主一定会照顾的,不用担心。”说实在的,当时听了她的话,有点不大喜欢,但后来回头看自己的路时,只有她的话在当时留下了痕迹,是我回忆中一个美丽的台阶。
今天,方济各教宗再度提出了圣若望·保禄二世的想法,指出教会蒙召“走出去”、开放、不要退缩不前。为此,我们想到了许多教会机构,包括那些教育和培育机构可以设立在各个大陆,由此,在权力下放的意义下展开工作。
巴西一个堂区庆祝成立百周年(梵蒂冈新闻网)在教会内人人都有一席之地,每个人都能按照各自的圣召找到自己的位置。
科卢奇的圣召之路比他预期早实现。因为911发生后不足一年,他在一宗爆炸中头部受伤,需要接受两次脑部手术,被逼提早退休。这次经历令他决心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天主。
虽然面临圣召危机,修女的群体依然相当庞大。
教会“蒙召走出自我、走向边缘,不仅是地理上的边缘,而是人生中的荒野;那些罪、痛苦、不公的奥迹;那些无知及信仰的缺乏、那些思想以及各种形式的贫瘠”。
夏志诚辅理主教称,北京教区锐意栽培人才,已派遣五位年轻的神父前往罗马攻读硕士或博士课程,“北京教区圣召不算丰盛,这份栽培提醒我们不要落后于人。”
坚信上主是“此时”、“此地”直接向“我”说话,说出他对我的计划与期望,他的爱和宽恕,他的责难和鼓励,他的恩宠和召叫。我们都有圣神之恩,我们都有资格明白圣经的教训;你要相信圣神,也要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