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即是对尚未认识天主的外邦人传讲耶稣基督;对内,则主要指针对已受洗接受耶稣基督者进行灵性强化和巩固,即牧灵或再福传。本讲章主要与您分享一些对内福传的技巧。
如果对这一点有了明确的认识,你就会体认光明五端的必要和意义,因为回想这些事件可以帮助我们默想基督的传教生活,使我们对救恩有更完整的认识。无疑的,在玫瑰经中,最重要的一位是耶稣基督。
教宗然后强调,慈悲牧职的重要性要求告解司铎获得适当的培育,因为与祈求天主宽恕的信徒相遇,是个与救恩有关的真实会晤,在这会晤中上主慈悲的力量完全彰显出来,带来改变、皈依、治愈和宽恕。
面对今天所特别谈论到的文字福传、文化福传、网络福传等,就个人牧灵经验而论,我有三个建议或呼吁。首先,要重视福传,更要重视福传方法。
随后,教宗举出许多传教修会的传教士,如:遣使会、耶稣会、克吕尼圣若瑟修女会、基督学校修士会和拉萨莱特传教会的传教士和其他的传教先驱,他们和主教、司铎以及许多平信徒一道在教难的困难时期,在马达加斯加土地上保存了信仰的火焰
这位圣师于1600多年前将《圣经》翻译成拉丁文,并且表示:“不认识《圣经》,就不了解基督。”
在记者会上,泛亚马逊教会网络副主席巴雷托枢机表示,教会并非此刻才忧心忡忡:早在1741年,本笃十四世教宗就在牧函中敦促陪伴原住民的痛苦;圣教宗庇护十世颁布通谕,支持那些面对滥采橡胶问题的印第安人。
从司铎到主教,您一路风雨兼程,历经了世态的炎凉,您始终用忠诚和信靠,克尽牧职,任劳任怨!并时刻以天主的声音敲击每个沉睡的灵魂。
梵蒂冈博物馆历史馆管理人巴尔巴加洛(SandroBarbagallo)向本新闻网解释说,“基督信仰最初4个世纪,在肖像学中没有提及大圣若瑟”。巴尔巴加洛是《艺术中的大圣若瑟。
其实真正的基督徒,决不仅仅是表面看到的量化了的东西,而是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生命的状态--相似基督。多少人,道理讲得特别好,做事却非常糟,进堂时出堂后判若两人;爱字会讲而不会去做,眼睛却盯着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