⑺《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张国刚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⑻《中国天主教文选》,张泽编著,河北信德室出版,2003年11月。
但到了在清朝,走近中国人心灵的这种虚己的模式越来越不被关注,在“礼仪之争”中主要因素是“尊孔祭祖”,但谈判的过程也不容忽视。
献孩子于主,平常不过是一种形式,但对于玛利亚和耶稣,这种礼仪便成了全燔祭和爱情的象征,他们那时一定想到了十字架的祭献,那时,作为祭台的,不是西默盎的双臂,而是十字架的两根硬木;那时无论母子如何相爱,必要受苦分离
徐整,字文操,三国时期吴国豫昌人,曾任太常,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为沟通人神的官员。后因战乱和仕途失意,弃官归隐,开始了闲云野鹤的道士生活,但他却是一个很有学问的道人。
他们因着信仰结合起来,组成了不同的信仰团体。如果宗教是这样一种模式的话,那就和列宁说的公民个人的志同道合的联合体是一致的,就不会有官办宗教这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