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问答》上说得很清楚:天主是至公义的,有善必赏,有恶必罚,不在生前,必在死后。天主是全知的:无论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事情,连人心里隐密的情念,天主都知道。
再想500多年前,方济各传教士在印度传教时,他拿着一个小铃一边走一边摇,凡是听到铃声,孩子们就跑出来看,他就教给他们画十字,天主经,圣母经及简单的天主教要理。传教的方式不仅要适应国情,也要适应社会。
在堂里,他们喜欢聚拢到里院的大炕上,或学一学经言要理,或分享一下人生、社会、家庭生活。他们无拘无束,谈笑风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错了无非引来同伴善意的笑声。
希望与会代表认真总结过去几年积累的重要经验,科学分析中国教会面临的形势任务,深刻领会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有的教会把“举办西式婚庆一条龙”服务的经办权承包给这些公司,集中精力举办“婚前培训班”让双方主要是暂无宗教信仰的青年了解教会要理。教会乐队按劳取酬,教会按合同提成。
柏应理神父认为可以不夸张地说:“在全国,恐无一圣堂、祈祷所、教区、善会,不曾沾夫人之恩。”“她除建教堂外,还经常捐助传教经费,资助传教士生活费用。她在家中小堂祈祷,许愿奉献给每位神父220两银子。
印度马杜赖总教区伯铎.费尔南多(PeterFernando)总主教为主教们撰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正确关心教区司铎的人际关系技巧。
耶稣召叫若望、雅各伯时,他们有父母,有渔船,有雇工,他们都抛弃了跟随耶稣,这是奉献!伯多禄也有渔船,他已独立谋生,又娶了妻子,耶稣一号召,他就抛弃上述的一切跟随耶稣,这是奉献!
(此为解读,原文暂缺)教宗圣诞节文告指出:因着婴孩耶稣的力量,即使在最艰困的局势中,教会决不害怕恐惧教宗本笃十六世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当天中午,按照往年惯例,在圣伯多禄大殿正面中央阳台上,向罗马及全世界发表圣诞节文告
正如圣经中天主的使徒伯多禄和耶稣的一次对话,伯多禄问: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