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班之家基金会”(2005年建立)设在梵蒂冈城国传信公学(乌尔班公学)内,目的是为传教区来罗马学习的修生和司铎提供入读大学的奖学金。
教宗借此提到,他在此行中为“慈悲之家”举行启用礼,并降福了这项爱德工作。
1997年曾参加过首次培训班,后来加盟信德之家并担任信德文化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培训活动的吴天爵神父介绍,此次培训以堂区管理、圣经、灵修和牧灵为主,针对性、实用性都比较强。
他又想办法找一位四岁的中国男孩JohnLee,穿上中式小长袍站在桌子上用英文为难民请命,感动了当时的美国副总统麦克利及周边许多听众,麦克利当场收小男孩为义子。
关于孩子们的掊育工作,我的方式是:村里所有的男孩都是辅祭班的成员,有40多个孩子,我从辅祭的角度培育他们,每个主日都集中学习。我们把孩子分为5个小组,每天由一个组辅祭。
我最了解父亲,一个自十五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的大男孩,作为长子,他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当生活有了逆转之后,他对所有的苦难者都报之以怜悯之心。他的一生,没有怨怼,没有苦毒,有的只是同情的心肠。
一位塞尔维亚男孩用匈牙利语问教宗:我们愿意为上主和近人服务。但做善事并不容易,我们还不是圣人。我们怎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将我们的服务转化为具体的爱德工作和通往圣德的道路呢?
其中一个年龄稍大的男孩大着胆子凑上来问我是否要上十字山,并说山路很难走,还要拐来拐去的。我心中暗喜,大概他无法了解驴子最擅长的莫过于徒步与爬山了。
这位五十二岁、育有两名儿子的父亲说:‘来大学吧’项目的开始,是有一次我往贫穷家庭作探访,遇到一位残疾男孩。他跟我说,希望高中毕业后上大学读书,但因为没有钱,这愿望不大可能实现。
几天之后,她惊奇地发现,她的教室里就挤满了25到30名男孩。维拉修女全身心地投入服务难民和移民的工作,因而使她在卡尔塔尼塞塔成为移民与修会长上、医疗顾问、警察等负责人之间的协调人。